经济日报北京5月26日讯(记者 陈果静)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向来备受关注。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比企业贷款平均增速高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银行小微业务也出现不良率上升的苗头。一些银行从流程再造着手,助力小微业务服务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
规划先行控风险
“规划先行”是商业银行小微业务转型的核心。较早开展小微业务的民生银行,被业内视为小微业务的“领头羊”。此前,民生银行小微业务增速一直在业内保持领先,但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截至今年3月末,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50.25亿元,比2013年末仅增加了3亿元。
面对规模扩张放缓,民生银行率先开始重新打造小微业务。从2013年2月起,民生银行启动分行转型,打造小微业务2.0版,其核心是小微金融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民生银行着力强化分行层面规划指导、集中营销、集中运营、售后服务等模块的标准化操作,持续完善和优化小微流程再造。今年3月,民生银行更将原隶属零售银行部的小微金融部独立,设为总行一级部门,进一步提升了小微金融战略的核心地位。
“在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风险。”银河证券银行业研究员李凯认为,降低小微业务的风险也是银行进行流程再造最重要的原因。
为加强风险管控,招商、兴业等银行也开始在小微业务流程再造上发力。据了解,招商银行把分行的个贷项目审批权全部收至总行,成立了全行集中的零售贷款审批中心,搭建“信贷工厂”式的小微贷款流水线。兴业银行建成了一套小微企业“三级”专业化组织体系,实施标准化、集约化、低成本的小微信用业务流程。在风险识别方面,不仅看财务报表,还要掌握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真正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同时,降低担保门槛,更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评估。
批量服务提质增效
流程上的变化是否能真正降低风险?
“小微业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散单’。”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表示。“散单”指的是在银行规划之外,由一线工作人员自己“跑”来的贷款,这些企业可能处于下行周期的行业,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形成不良贷款。而该行小微贷款现在的流程是,总行对所有的小微业务进行总体规划,随后下发一级规划到各分行,分行再制定二级规划下发给支行。最终,每个项目对应到相应的团队。通过流程再造,“散单”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截至目前,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的小微业务不良率为零。截至一季度末,民生银行全行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也仅为0.64%。
此外,在银行揽储困难的当下,降低小微业务的成本也是当前各家银行的重要诉求。“银行最大的成本是员工,如果能够增加每一名员工覆盖的小微企业数量,成本也许能够有所降低。”李凯表示。
只有实现小微业务流程的批量化、标准化,才能有效降低成本。“目前我们一个客户经理能够服务200个小微客户。”民生银行江苏无锡惠山支行行长曹坤介绍,以前,每个客户经理只能顾上60多个小微客户,目前规模增加了2倍多,降低了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民生银行累计发放小微贷款981亿元,发放笔数超过10万笔,小微贷款单笔平均发放额95万元,较去年底水平下降24万元,实现了客户层级进一步下移。此外,兴业银行“易速贷”、“连连贷”和免担保的“交易贷”为主的小微信贷“三剑客”推出不到3个月,累计落地金额已近60亿元,为近2000家小微企业提供了服务;招行一季报数据显示,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62.54亿元,较年初增长8.59%。
李凯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小微业务,而进行流程再造将是近期商业银行小微业务的重点。
商业银行小微业务转型也使更多小微企业从中受益。对于小微服务效率的提高,禾健物流总经理张军深有感触,在一个月时间里,民生银行无锡分行就对其所在物流园的52家企业提供了总额超过千万元的信用贷款。“放款速度很快,虽然单笔额度都很小,但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