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月末的年中考核还有一个多月,银行已经提前有所动作。《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银行推出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专业人士指出,银行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下个月的年中考核做打算,另一方面是希望前期流向货币基金的资金能够流回银行体系。
银行为年中考核早部署
“我行于5月26日起发行1个月至3个月保本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3%-6%,5万起售,欲购从速。”近日,市民白女士接到了多家银行发来的产品短信,收益率一家比一家高,有的甚至超过6%。
一家银行的理财师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年中,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路走高,最后几天甚至达到了10%左右,但由于各类宝类基金的吸引,银行还是很难拉来资金。为了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银行提早就做了部署。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的多为35天左右理财产品。上述银行理财师表示,年中考核6月28日结束,但银行内部一般到26日就截止,此时推出35天理财,正好把存款锁定在下个月的考核期内。
“短期理财收益低于5.5%,根本无人问津。”上述银行理财师告诉《金证券》记者。和讯公开数据也显示,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的三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收益平均在5.2%至6.2%之间,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高收益吸引资金回流银行
济安金信固定收益类基金分析师马永靖认为,银行推高收益理财产品,就是想网罗一部分货币基金吸走的资金。
此前,由于各类宝类基金的吸引,银行的活期存款受到很大冲击,存款搬家的现象愈演愈烈。央行数据显示,4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8.45万亿元,减少6546亿元;4月存款增速也仅为10.9%,为8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根据基金业协会近期公布数据,截至2014年4月底,货币基金规模达1.7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和3月底相比,增幅达7.61%,前4个月合计吸金达1万亿元。
马永靖认为,眼瞅着就要到6月末的年中考核,银行此时不提早准备,等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飙升之时,银行再揽存就困难了。
事实上,由于存款受到货基的冲击较大,银行在推货基时已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一家银行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已经取消了“宝”类产品的销售指标考核。
“宝宝”逼高银行理财收益
在银行高收益揽存的同时,《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始终保持在低位。截至5月27日11:30,隔夜Shibor利率上涨3.85BP,为2.5410%,一周Shibor利率上涨5.20BP,为3.2470%,而两周、一个月及三个月的Shibor均呈下行趋势。
“从当下的Shibor利率来看,是真心便宜。”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去年最高时,一个月的Shibor接近8%。
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的走低,是否意味着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银行贴钱揽存呢?马永靖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银行的资金投资的标的为债券资产及一些非标资产,收益较高。自然,给投资者的回报也高。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在各“宝”类产品还没有推出之前,银行揽存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收益相对活期存款较高,但各类宝问世后,不断走高的收益率也逼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该券商人士认为,引入竞争,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新闻链接
流动性充裕
6月钱荒难再演
中国人民银行27日发布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亿元正回购操作。该正回购规模较往期明显缩量。这是央行今年最小规模的单次正回购。分析人士认为,正回购缩量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主张。在央行主动引导流动性供给的作用下,曾在去年6月苦苦困扰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事件在今年发生的概率明显走低。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