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融资难 一个“伪命题”?企业:资金是永远的痛

2014年06月02日 07:24    来源: 新金融观察    

    企业:资金是永远的痛

  在这个庞大的圈子里,“融资”是企业家们不愿多谈又不可回避的问题。“谈得多了,圈子里的朋友会觉得你没钱了,企业恐怕不行了,这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和生意,可是不谈融资,企业又真的缺钱。”对于融资,从事旅游地产生意的陈刚表示很纠结。

  现实中,“做不大,寿命短”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究其原因,资金被民营企业家认为是遏制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几位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的企业家都表示,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中,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是这些小企业家们的第一,甚至是唯一选择。一旦银行不再续贷,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陈刚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手头有一个1亿多元的项目,2012年,陈刚顺利从银行贷到6000万元一年期贷款,但在2013年,贷款银行以风险过高为由不再续贷。而其他合作银行对贷款则提出额外条件—购买保险以及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在银行贷款无望后,陈刚转向民间融资,月息至少2分,有的则要三四分。“这么高的成本拿到资金,企业要有更高的回报率才能覆盖融资成本,于是很多实体企业老板涉水房地产。但由于政策调控,开发商现金流收入受阻,成本就收不回来。”陈刚告诉新金融记者。

  “银行对民营企业普遍谨慎,民营企业在银行能筹集到的资金较少,基本就是流转资金。但如果企业想要投入人力、设备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更新,仅仅这些资金远远不够。融资不畅对企业创新来说是一个打击。有的企业有许多好想法,但最终因为资金不足没能实现。”天津开发区中环系统电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宏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行:并非总是吝啬

  银行从未否认过自己逐利的本性,但对此,他们也有自己的说法。

  中小企业融资包含着多种融资渠道,比如股权融资、银行信贷融资、小额贷款机构融资、债券市场融资等等。但现在银行似乎要为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买单,还要被冠以“骂名”,银行觉得这不公平。

  浦发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直言:“虽然京东上市成功了,但是更多的电商企业却死掉了。如果在电商兴起时给10个电商贷款,结果9个倒下了,只有京东活下来,那我的损失该谁承担?这赔本的买卖谁会去做呢?不要责怪银行不去分享你未来的收益,是因为银行分享不到,既然这样,银行又有什么理由要去担你未来的风险呢?”

  当然,银行并非对所有中小企业都表现吝啬。事实上,每个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几乎能覆盖到所有行业,银行从中择优贷款,只是银行不可能对所有“喊渴”的企业都施予援手。

  阿里可以凭借网络交易数据向中小商户借款,但银行对客户的了解仅限于借贷款所提供的材料。那些已经和银行产生借贷关系的客户,银行对其行业和业务会有所了解。但对于首次向银行融资的客户,银行需要明确企业的盈利点在哪里。目前很多企业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在一些新兴冷门行业里,银行往往就更不熟悉,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首次银行融资不顺利。

  前述浦发银行工作人员认为,“企业应该先认清自己处在那个阶段,再去考虑融资方式。成长初期的企业由于风险较大,很难在银行融资。这时候天使投资会派上用场。在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之后,企业要把自己的亮点讲出来,这就需要企业在自身发展中明确优势与定位。”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