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违规理财隐患多 资产管理是正道

2014年06月04日 15:53    来源: 羊城晚报      杨广

  张先生在股票市场征战几年皆亏损,而其身边朋友却在期货市场赚了不少,他很是羡慕。某日参加一讲座,他结识了自称是期货公司业务部负责人的金先生。在金先生吹嘘其做期货几个月之后翻了几番的良好业绩并表达了愿进行代客理财的意思后,张先生及其朋友共同出资一百万,口头约定让金先生代为操作,双方对盈利进行分成。

  开好期货帐户后,金先生叮嘱张先生及其朋友,为了不影响其做单,一年之内不可以转出资金,且平常不能登陆帐户查看。刚开始,张先生及其朋友不放心,隔几天就去查看账户,发现帐户稳步盈利后,就逐渐放宽了心。直至快过年的时候,张先生再次查看帐户,一看傻眼了,账户里当初的一百多万只剩下了十几万。他立刻拨打金先生的电话,但电话根本无法接通,打电话到金先生就职的期货公司,却被告知金先生为该公司居间人,且早已解约,而该公司对金先生代客理财的行为毫不知情。

  【案例剖析】

  按规定,可以接受客户委托进行理财的机构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核准才有专业资质和资格。目前期货行业仅有部分期货公司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能从事一对一的资产管理服务,即通俗意义上的理财服务。投资者必须与期货公司签署专门的资产管理协议后,才能享受公司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

  本案例中,张先生与居间人私下口头约定代客理财和分成,公司并不知情,按照法律规定,相关民事责任由居间人独立承担。此外,由于居间人并不具有专门的期货资产管理资格,相关约定的合法性、有效性均有待商榷。

  【启发警示】

  违规代客理财存在巨大的风险和隐患,投资者切不可盲目寻找“高手”代客理财。筛选期货理财渠道时需要注意,一是核查该投资顾问是否具有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资格,二是注意区分期货居间人与期货公司正式员工,防范居间人的违规代客理财行为。此外,投资者应该理性对待理财业务,没有哪个理财服务是只盈不亏的,投资必定存在风险,应该摆正心态,对于所宣传的稳定盈利的理财要有清醒的认识。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