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跑马圈地"、提升服务 信用卡精细化转型负重前行

2014年06月09日 07: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 璐

  “跑马圈地”同时注重提升服务

  信用卡精细化转型负重前行

  经济日报北京6月8日讯(记者 王璐) 今年一季度,信用卡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2.9%,在高增长的背后,是银行“跑马圈地”和提升服务的努力。目前,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尚处在涵养阶段,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同时,精细化服务也开始出现,实实在在惠及广大客户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一季度金融运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信用卡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2.9%,全国人均信用卡持有量0.3张。

  在发达金融市场,信用卡业务是最为盈利的业务之一,也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占公司全部利润的七成。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大多还处于为了稳定客户而推出各种费率优惠的阶段。信用卡业务只有规模化发展,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的发卡量,才有望打下获得高回报的基础,这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精细化服务不断提升

  由于存贷业务并不能稳定客户,而信用卡能使客户与银行发生更多交易行为,信用卡业务正成为银行稳定客户的重要手段。

  2013年,招行、广发银行信用卡总收入分别达166亿元和14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40%,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在第二梯队中,中信银行信用卡营业收入为88.8亿元,同比增长达50%。

  客户活跃度也随之提升。2013年末信用卡均交易额平均数值为5131元。而活跃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的广发银行信用卡卡均交易额更达19611元,同比增长33.8%。在高增长背后,差异化竞争态势显现。

  广发、招行仍坚持在个人消费类客户领域,深入挖掘客户群的消费潜力,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民生、光大、平安等则另辟蹊径,将信用卡客户群转向了经营性个人客户。

  让卡片“更频繁地被使用”,是银行信用卡部门的最大目标。然而,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非易事。这种情况下,细微之处的提升对于“笼络”客户就显得非常重要。如光大银行让信用卡刷卡促销活动与日常生活高度黏合,推出的10元惠活动包括了美食、电影、洗车、购物等,贴近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持卡人参与比率较高。而广发银行则着手于降低持卡人的各种费率以及提高积分兑换礼品的含金量等。

  “同质化”模式仍待突破

  央行发布的一季度支付数据显示,信用卡累计发卡4.14亿张。从各家银行网站的信用卡页面可以看到,商旅类、购物类、餐饮类、助学类等信用卡类别是各家银行普遍都有的种类。

  比如,持招行、民生或广发等银行的信用卡,在指定的工作日去“星巴克”喝咖啡,可以享受“买一送一”;刷农行网球白金信用卡,到专业网球场,可以通过预约享受每小时9元畅打的超低价格。同时,推出刷卡促销、积分累计等优惠活动,也是各银行普遍采用的促销手段。“日前,各行刷卡促销活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依靠拼奖励大小、拼服务高低来提高持卡人参与度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业内人士称。

  从目前情况看,在与商户的合作中,价格竞争还是主流。一些大的公司如航空公司等,往往会选择与多家银行合作,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只是“拼优惠”、“拼补贴”。

  此外,信用卡“触网”正成为一个新战场。在“拼数量”转向“拼服务”的过程中,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发卡量逊色于大行的情况下,采取了提高贷款余额和交易额的竞争策略,而移动互联网金融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据统计,2013年末已有约56家商业银行、21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创建“微信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微信银行”绑定率近七成。

  规模与风险如何平衡

  银行力推信用卡消费,目的是早日从这块领域盈利,但目前只有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少数银行如愿以偿。

  而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信用卡坏账规模环比增长11.92%;信用卡坏账率为1.5%,创7个季度以来新高。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信用卡坏账也在持续飙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坏账)总额281.95亿元,环比增长11.92%;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坏账率)的1.5%,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信用卡坏账率在一季度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跟经济环境、产业调整有关,不少过剩产业出现了违约的情况,影响了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另外,“跑马圈地”式注重数量的办卡方式仍在延续,这也是坏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具体到银行业务,业内人士提醒,部分集中发展经营性客户的银行信用卡中心,需要格外警惕风险。因为发展经营性透支客户群,其所要求的风险管控能力更高,这类客户极易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相应行业一旦出现危机,容易带来大量坏账。持卡人如果将信用卡用于短期融资或生产经营,甚至用于套取现金,则很可能由于产品错配而引发风险。一旦所在行业出现波动,则短时间内有可能造成大额损失,同时经营性透支客户额度一般较大,此类客户逾期,则催收难度相对较大。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