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专家机构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微刺激“四两拨千斤”

2014年06月11日 10:09    来源: 新华网    

 

  伴随着5月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出炉,中国经济行至“年中”时点。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反弹0.7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1%,比4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环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就在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的前夜,央行宣布“二度定向降准”的执行细则,自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定向降准被不少机构和专家认为是对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落实,体现了高层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决心。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重申,政府不搞“强刺激”,中国经济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创新调控思路,精准发力、定向调控。

  CPI重回2时代 PPI降幅持续收窄

  数据显示,5月份CPI环比小幅上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其中,猪肉价格在持续四个月下降后环比上涨5.6%,超过了CPI总涨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PI重返“2时代”,翘尾因素是主导原因之一。他指出,5至7月是全年当中翘尾因素较高的几个月份,在这段时间内CPI一般处于全年中相对较高水平。对于全年走势,连平预测,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全年物价难以出现大幅上扬,CPI涨幅应在2.5%左右。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则表示,猪价上涨是导致CPI涨幅回升的另一主要因素,他预测CPI阶段性顶部已现,但四季度或将重返升势。

  对于CPI重回“2时代”,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在接受采访时显得较为淡定,她表示反弹在意料之中,对于“新高”、“连续”等词并不用过多担忧,2.5%的涨幅离既定的3.5%的上限依然有一个百分点,在可承受范围内。

  尽管同比下跌持续两年多的PPI仍处在下行通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PPI的环比和同比跌幅均连续两个月收窄。

  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PI回升表现出工业有回暖迹象,目前宏观经济在短期内有趋稳迹象,再加上对翘尾因素的考虑,PPI有可能在下半年个别月份转变成正值。

  定向降准政策效力放大 仍需长效机制

  继4月25日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准率后,央行9日连夜宣布下调部分商业银行存准率0.5个百分点。

  连平认为,政府仍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下调存准率,加大支持经济运行中的“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在他看来,定向降准既可调结构,又能起到稳增长的作用。他预测,央行连续定向降准表明不想通过全面下调来进行调节,短期内全面降准无太大可能。

  按规定,此次定向降准覆盖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据高盛高华银行团队估算,上述金融机构存款约为人民币12万亿元,占存款总额较小约为11%,由此看来,定向降准的影响似乎较小。然而,据其研报分析,满足降准门槛的五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理论上或多或少会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从而放大定向降准的政策效力。

  对于定向降准的作用,左小蕾持有不同的意见,她认为,定向降准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然而其从本质上来说仍属于危机应对手段的一种。“目前我国经济虽然下行,但仍处于平稳增长的合理区间内,并不需要过多的危机应对手段”,她建议仍要考虑一个长期的方法,建立长效机制。

  高盛高华预测,政府还会出台进一步的政策放松措施,而且可能还是定向而非全面措施。

  经济下行压力犹存 微刺激“四两拨千斤”

  6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不唯GDP论英雄,不片面追求GDP,但这并不是不要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

  事实上,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过去两个月政府逐步加大了“微刺激”力度。据统计,仅二季度,国务院就累计出台了15项重大政策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央行再次祭出定向降准即被视为众多“微刺激”措施中的一种。

  在高盛高华的研究团队看来,此次央行“苦心”出台的定向降准细则,体现了中央政府既希望释放不会大幅宽松的信号,同时又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明显的政策“微调”。

  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经济下行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不适宜再使用短期强刺激政策,而要选择即利于当前,更惠于长远的长期策略。他指出,目前国务院推出的众多微刺激政策、定向结构性政策将会是长期行为,但不会是唯一常态选择。

  高盛高华在其此前的研究报告中指出,5月份PMI等多个经济数据回升,预示5月份实体经济强劲增长。研报分析,决策层虽然不再强调GDP增速的重要意义,但并不满意当前的经济疲软态势。在此环境下,政府并没有简单地通过扩大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支持投资,而是更加注重采用有利于增长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从经济的长期结构性调整来看,这样的举措优于简单而激进的放松举措。

  多位专家强调,只有运用好政府“四两拨千斤”的效力,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才能摆脱对短期的强刺激政策依赖,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