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直兑催热中英经贸 清算行落子
继人民币对日元、澳元、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后,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闸。发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是中英两国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英镑直接汇率,降低交易汇兑成本,简化操作手续,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并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北京时间6月18日零点10分,巴西世界杯H组第一场小组赛激战正酣。一通越洋电话打断了观战的节奏,电话那头是《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老朋友——伦敦金融城金融与服务政策新闻官Julie。
Julie的嗓子有些嘶哑,连续两天清晨4点多起床让她的身体有些疲倦。但是,记者从她的声音中听到更多的是激动和期待。Julie说:“明天(当地时间6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到访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面向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两大智库发表主题演讲。”
应英国首相卡梅伦邀请,李克强于当地时间6月16日抵达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3年来的首次访英,也是新一届中国政府领导人首次访问英国。
“英国广播电台正在播放李克强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握手会晤的镜头。”Julie告诉记者,“这两天,英国各大媒体都在重要位置报道李克强访问英国的新闻。可惜的是,伦敦金融城市长正巧不在国内,不过,仍有不少媒体要求采访伦敦金融城的官员,因为,李克强总理此次访英很重要的一项议题是推进中英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
记者注意到,访问3天时间里,李克强会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伦首相举行会谈,出席了中英工商界欢迎晚宴,并面向英国智库发表了重要演讲。北京时间6月19日上午,李克强结束英国之行,继续乘坐专机飞往希腊进行访问。
结束通话后,Julie将伦敦金融城关于李克强访问英国的相关素材和采访回复发送到记者的工作邮箱。在收到最后一封邮件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1点,英国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6点,Julie下班时间1个小时以后。
300亿美元大单
能源合作是支柱
李克强在英国的行程被安排得十分紧凑。惟一能够稍稍放松的时刻是6月17日下午5点,李克强夫妇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与卡梅伦夫妇一起喝下午茶。
双方会谈结束后,李克强和卡梅伦见证中英签署了数十项政府和商业间协议,涉及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这种规模为历年之最。随李克强出访的200多家中国企业,在这场经贸盛宴中受益。
对于短时间内收获的经贸硕果,李克强和卡梅伦共同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英国谚语:“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李克强说,“中国也常说‘时不我待’。中英合作基础好、潜力大,双方有责任抢抓机遇,规划新路线,铺设快车道。”
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中英贸易额达到了700亿美元,英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10%,每月多达10亿多英镑;今年前4个月,中英贸易同比增长21%,达到233亿美元;过去18个月,中方对英投资超过前30年的总和,双方在核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浏览中英此次发布的《联合声明》时注意到:双方重申继续致力于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并强调相互投资对促进各自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性。
未来,中国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这有利于中国公司开拓其他发达国家市场。英国对中国企业近年来加大赴英投资力度表示肯定,欢迎中国企业继续投资英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核电、高铁、海上风电和光伏项目。
中英双方一致认为,能源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支柱。事实上,在李克强访英期间,中国三大核电企业——中核、中广核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已经与英方企业签署了相关的核电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其中,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英国工程巨头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英国及其他市场进行民用核电项目上的合作。后者表示,双方将寻求在工程支持、零部件供应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进行合作。而另外两家企业也有与英方签署类似的协议和备忘录。
双方还将按照《中英海上风电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加强在海上风电技术、施工标准、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组建海上风电技术培训中心。
中广核官方微博说:包括国家电网、中广核、中国建筑、中电建等122家中国企业在伦敦掀起一股商贸“中国风”。
“这一联合声明反映出我们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和低碳领域合作的紧密程度。”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国务大臣爱德华·戴维在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的邮件中写到,“显而易见,英国和中国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伙伴。我们的优势在于将英国广泛的科学基础和经验,与中国巨大的规模和低成本解决方法的创新能力相结合。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扭转气候变化的趋势,保护我们的后代。”
记者了解到,该合作支持清洁和低碳能源转型,有利于未来获得安全和价格实惠的能源供应。双方均欢迎在民用核电领域开展合作,双方签署并发表了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
在爱德华·戴维看来:“在气候变化领域,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多年来发展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的阶段。这促成了双方在碳交易、海上风电发展、低碳建筑、核能、碳捕集与封存等方面的合作(在此仅列举出我们合作方式中的一部分)。”
“鉴于对低碳电力、能源安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推动作用,中国对欣克利角核电站C反应堆(英国首个新一代核电站)表现出了强烈的投资兴趣。”爱德华·戴维表示,双方愿共同努力,确保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尽快取得成功。欢迎签署关于加强核工业燃料循环产业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愿就核废物处理、核电站退役等加强合作。
另悉,在李克强抵达英国当天,英方送上一份“大礼”。英国内政部宣布将放宽对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签证限制,简化中国个人旅行者网签申请程序,而且英国正与其他欧洲国家谈判,希望允许中国旅行者通过单一程序申请英国和申根国家签证。
根据新颁布的签证优化举措,中国游客不仅能享受英国政府提供的24小时签证服务,还将被允许通过与申请申根签证相同的表格和网站,申请英国的签证。同时,从今年秋天开始,中国游客还可以用爱尔兰的旅游签证去英国旅游。
但掌管全英移民事务的现任内政部大臣TheresaMay却同时强调:不会为加入申根协定,而弃用当下英国的签证体系。
不过,在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看来:“新举措已经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英旅游的签证流程,这进而能催升访问英国的中国游客的数量,同时也能带动英国相关经济的发展。”
清算行落子
人民币直兑英镑
“让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的前面。”李克强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参加中英工商界晚宴致辞时说。
当天早些时候,李克强和卡梅伦出席了一场小型圆桌会议,围坐一堂的金融巨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银行行长金镛、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特、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等。
作为对李克强这句话的最好注脚,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
央行表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英镑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英镑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支持中英之间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关系。
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这是中英两国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之前,人民币先后与日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此外,人民币还可以与俄罗斯卢布以及马来西亚林吉特进行直接交易。其他货币则需通过美元与人民币进行兑换。
几乎同时,又一个重磅“利好”在李克强访英期间“引爆”。6月18日,建设银行宣布,央行已授权该行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对于推动中英两国乃至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往来、推动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意义重大。”包墨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举将进一步增加伦敦市场上的人民币流动性,从而满足更多欧洲企业和英国本土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
伦敦作为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中心之一,历来就是货币国际化推广和使用的一个重要市场。
在伦敦金融城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伦敦金融城人民币业务建设计划已步入第三个年头,英国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对扩大使用人民币的兴趣有增无减。
“伦敦一直保持其在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领先地位。2013年,伦敦人民币贸易融资和外汇交易量持续稳定增长。”包墨凯进一步分析指出,2013年伦敦人民币贸易融资总额达430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同比增长10%;整体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每天达253亿美元, 同比大增50%,且现货外汇交易增量突出,显示了更大的人民币流动性。
除此之外,在伦敦以人民币清算行为中心搭建起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清算网络,将使人民币得以在亚洲时区以外直接进行清算运作,借助伦敦的时区优势,将有利于人民币资金在欧洲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更加高效便捷地运行。
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英格兰银行签署了在伦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央行表示,伦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英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建行表示,该行已提前搭建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设置了北京、伦敦和纽约三地接力的清算团队,形成了环球全时区24小时不间断跨境与离岸人民币清算服务能力。建行将通过提供更多的人民币交易产品和提升做市报价能力促进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和深化;同时,将加强与伦敦主要交易所的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金融产品、大宗商品人民币定报价机制的建立。
“我们将加大对英国的资源投入,支持中国企业赴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基础。”建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计划今年以总行名义在伦敦发行25亿元人民币普通债。在构建英国本地人民币清算网络基础上,建行伦敦的清算服务将尽快扩展到欧洲、非洲和中东等邻近地区,并进而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全球清算服务。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