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高端盘推迟入市 最贵豪宅每平方米售价直逼14万

2014年07月10日 07:11    来源: 证券日报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北京农业展览馆等地王项目将入市,预计高端住宅市场成交量将止跌回升

  编者按:2014年的上半年已经过去,与2013年的“火热”相比,今年的楼市基本处在“成交冷淡”的舆论行情中。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房产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回笼与消化库存的压力,为了吸引购房者,各种促销手段可谓“花样迭出”。

  2.1亿元的顶级豪宅售出了,均价直逼14万元/平方米的合生·霄云路8号卖了3套,这就是上海和北京两地今年上半年豪宅市场的表现。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从北京高端项目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虽然千万元级高端盘成交量下跌,销售金额同比减少了105亿元,但单套总价2000万元以上级别的豪宅销量却陡增。

  “顶级豪宅成交量走高,公寓豪宅市场销量却下行,这主要是受改善型产品的拖累所致。”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农业展览馆等地王将入市,预计将刺激高端盘市场,其成交量将止跌回升。

  高端盘少卖105亿元

  据亚豪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公寓豪宅产品共成交897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7%;成交面积为15.9万平方米,同比回落59%;销售金额总计为92亿元,同比减少105亿元。

  事实上,2013年年末,北京楼市实行的价格管控使得众多高端楼盘不得不推迟入市时间,而随着今年上半年“限高令”的解禁,此前被搁浅的高端住宅纷纷“下场”。

  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北京共有13个单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的高端住宅获批入市,为市场提供了1888套供应量。而从6月份北京高端盘的市场表现来看,63个报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的高端盘项目在售,其6月份累计成交了81套,同比下降63%。

  不过,虽然高端盘供应量较为充足,但整体成交量却同比大降六成。不过,顶级豪宅与千万元级豪宅的成交量却出现分化现象。其具体表现为,2014年1月份至6月份,北京单套总价在1000万元-2000万元之间的改善型高端项目共成交539套,比去年同期少销售了404套;而单套总价在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以及单套总价超过3000万元的顶级豪宅则同比各多销售了4套和16套。

  值得一提的是,从6月份北京高端盘的价格水平来看,上涨趋势明显。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北京高端盘市场整体成交均价为6429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1%,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顶级豪宅成交4套,而去年同期则没有售出顶级豪宅,其中,合生·霄云路8号以均价133590元/平方米的单价成交3套,合计成交金额为2.06亿元,而且其直逼14万元/平方米的成交均价创下北京今年最高房价的纪录。

  对此,高姗认为,顶级豪宅销量的提升拉动了高端盘销售均价,从而创下历史新高。

  多项目单价将超过10万元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随着融创中国的农业展览馆地王、中赫置业的万柳地王的入市,高端住宅市场或将整体回暖。

  对此,主要负责紫辰院项目的嘉源置业营销总监张大东向记者表示,今年年底,多个项目售价可能突破10万元/平方米。

  无独有偶,有消息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融创中国的农业展览馆地王有可能以1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届时若促成成交,那么,北京楼市将迈入“15万元时代”。不过,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曾高调宣布要将该项目卖到20万元/平方米。对此,该人士认为,“这种楼王房源今年不一定推出,毕竟,稀缺性的顶级豪宅要惜售,低开高走或许是该项目入市的销售策略”。

  “对于开发商来说,不同于普通住宅需要快速去库存以回笼资金,顶级豪宅是拉升利润、树立品牌形象的有效法宝”,高姗坦言道,在拿地不易且卖一套少一套的情形下,拥有位于四环内的豪宅的开发商出于惜售心态,会不断提升项目售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拿地不易,不少开发商都在力争提升高端项目的软实力,包括从教育资源、户型等方面升级老项目的后期产品。比如五矿万科·如园,其引入中关村二小后,销售量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成交87套,成交金额高达9.58亿元,位于北京高端盘销售额榜首。

  “如园项目今年8月份将有楼王产品入市,户型及装修都更为精致。” 北京万科高端住宅事业部负责人高广汉告诉记者,“我们很看好下半年的豪宅市场”。

  不过,对于下半年豪宅市场的走向,张大东则向记者直言,“我持谨慎乐观态度”。

  “10万元/平方米左右的物业,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集中式的爆发,但其售价会有波动”,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至于融创的农业展览馆地王能否以1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顺利入市,甚至入市后能否当年就有成交量,现在都不好说。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