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出台,ICE期棉12月合约跌至67美分/磅,与2012年最低点64.61美分/磅相差不足3美分/磅。进入7月,郑棉资金面发生明显变化,持仓量快速扩张至近40万张,期货也演绎了一波快速下跌行情,郑棉期价向2009年起涨平台靠拢,但近期基本面不支持郑棉再度深跌。
全球棉花仍处增库存周期
USDA7月棉花供需报告显示,2014/2015年度全球期末库存上调64.5万吨至2303万吨,库存消费比为94.92%。全球棉花期末库存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库存消费比为39%。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棉花产量上调32.6万吨至359万吨,出口上调10.9万吨至222万吨,期末库存上调19.6万吨至113万吨;印度棉花产量下调10.9万吨至609万吨,出口下调4.4万吨至119.7万吨;中国棉花产量642万吨不变,消费减少10.9万吨至795万吨,期末库存上调32万吨至1357万吨;印度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季风雨推迟,棉花产量变化需要重点关注。总体来看,全球棉花仍处于增库存周期,库存对价格形成长期压制。
国内外棉花价差缩小
据了解,近三年的收储导致国内可流通棉花现货资源有限,因此现货市场主流价格以抛储价为主。而笔者在进行内外棉价差分析时,采用期货盘面价格对比得出,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缩小。从2012年起,二者价差在9000—10000元/吨;从2013年起,二者价差在7000—9000元/吨;从今年起,二者价差快速跌破7000元/吨,最低至3000元/吨附近。从5月初至今,ICE期棉12月合约跌幅约20%,郑棉1月合约跌幅约12%,因此二者价差短期出现小幅扩大。7月11日,在滑准税下,郑棉1月合约与ICE期棉12月的价差仅为800元/吨。总之,近期内外棉价差的缩小对郑棉形成支撑。
棉花工商业库存低位
截至7月11日,棉花抛储累计成交216万吨,日成交量延续萎缩,成交量维持在10%的低位水平。造成棉花成交量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现实与未来”棉价的差距让用棉单位看淡后市。
跟踪中国棉花信息网的工商业库存数据可知,今年开始,国内棉纺企工商业库存逐月走低,且库存水平严重低于往年同期。例如5月,国内棉纺企工商业库存累计约119万吨,大幅低于近六年来的库存水平。目前,国内用棉消费按50万—60万吨估算,在新棉大量上市前,不乏出现棉花供应短缺现象。
综合而言,今年由于中国收储政策退出,全球棉花竞价销售争夺中国棉花消费市场,棉花大跌不言底,但近期基本面的现状或令棉价止跌。美国作为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价格先行走低,利空也提前大量释放,后期走势要密切关注美棉销售进度。
郑棉下跌至14000元/吨整数关口,考虑内外棉价差缩小及未来一个月后将存在短期的棉花供应紧张现象。因此,近期基本面不支持对郑棉过度看空。同时,由于直补政策尚未明确,过度做空郑棉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所以对郑棉下跌应持理性态度。
(作者单位:道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