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经济“受不了”过去的高增长

2014年08月05日 07:30    来源: 北京晨报    

  《人民日报》详解“新常态”缓解市场焦虑

  晨报讯(记者 孙春祥)我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提法,一度引起市场机构的广泛讨论,至今,仍时有研究报告对“新常态”进行推测解释。《人民日报》昨日刊文,从释义、特征以及效果等方面对“新常态”进行了详解,提出“新常态”的实质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缓解了市场焦虑,巩固了市场共识。

  据此前媒体报道,“新常态”是一个近年来流行的经济术语,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通常是指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痛苦的过程。对于中国领导人提出“新常态”这一说法,海外机构大多认为这是在强调经济增速下滑的正当性,但国内机构则认为新常态除了经济增速下滑之外,经济结构也将从失衡重回再平衡。

  对于“新常态”的性质,《人民日报》援引部分专家的观点认为,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到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中国已经进入与过去30年不同的新阶段。”文章称,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做不到”,也“受不了”像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一是受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二是资源环境等条件承受不了。新常态的实质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尽管经济增速会下滑,但文章认为,新常态将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即所谓出现“新风景”。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