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经理“一管多”带来了什么

2014年08月11日 09:22    来源: 证券日报    

  基金经理“一管多”,在基金业已是习以为常的事,《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近期这一现象愈发严重,目前有逾四成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两只及以上基金。

  内人士认为,新基金迅猛发行、基金经理频频离职,是基金经理“一管多”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是基金公司近些年疏于自身的人才培养,过分倾向于从外部“挖墙脚”填补人才缺口,导致基金经理明显匮乏。值得注意的是,“一管多”基金经理所管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同时业绩分化较大。

  逾四成基金经理“一管多” 一人最多扛下10只基金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在职的基金经理共955人,其中仅管理一只基金的有311人,管理两只以上(分级基金分开统计)的基金有644人,占比达67.43%,管理3只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至少有421人,占比为44.08%。即使考虑分级基金合并计算情况,也有逾四成基金经理属于“一管多”行列。

  统计显示,955人中,华安基金的张晟刚同时管理的基金数量最多,达17只,若按分级基金合并计算,也有10只,且全部是固定收益类基金。紧随其后的申万菱信张少华、易方达石大怿、华安基金贺涛和天弘基金陈钢均同时管理16只基金,若按分级基金合并计算,也分别管理9只、8只、9只和7只。

  若仅考虑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统计显示,共有463位基金经理参与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的管理,其中仅管理1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有274人,占比为59.18%,即同期有逾四成(40.82%)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两只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即单从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考虑,也有逾四成基金经理“一管多”。

  具体看来,同时管理3只以上偏股基金的基金经理有53人,占比达11.45%。其中,同时管理偏股型基金最多的是金元惠理的晏斌,共管理6只基金,其中独自执掌2只,另外4只均与他人共同管理。

  产品扩容远超基金经理增量 人才缺口继续变大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大量基金经理“一管多”背后反映的是基金业的人才紧缺问题。这背后的原因表面看是公募基金经理大批离职和近一两年新基金发行火爆而造成的“供求失衡”,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基金行业对基金经理培养的不重视,缺乏人才贮备。“很多基金公司都不注重自己培养人才,因为这背后不仅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等待时间。越来越多公司选择从别家基金公司挖墙脚来应对自身的人才荒,当行业内普遍如此时,老基金经理数量有限、基金数量又在不断增加,没有后备人才加入,人才荒自然日益加剧。”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市场上共有1732只基金(分级基金合并计算),但同期基金经理仅有955位,即若1人仅管理1只基金,将有777只基金无人管理。为了让所有的基金都有人管理,每位基金经理至少管理1.81只基金,由此,“一管多”也就难以避免。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也是如此。有旗下基金经理数量和基金数量可比的85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数量小于旗下基金数量的基金公司有68家,占比达八成,这些基金公司旗下的部分基金经理必然存在“一管多”现象。而且观察发现,旗下基金数量越多,基金经理数量与旗下基金数量的差值越大,即基金经理“一管多”的情况越厉害。同期也有浙商基金、益民基金、英大基金、兴业基金和德邦基金5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数量大于旗下基金数量,也有圆信永丰基金、永赢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数量和旗下基金数量持平,但是这些基金公司不是小规模的基金公司就是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数量均不多。

  此外,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共有125位基金经理离职,同期有141人被新聘任为基金经理,两个数值的差为16人,即年内基金经理队伍仅增长16人。而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已达184只,基金经理的人才缺口之大可见一斑。考虑到141位新聘任的基金经理中,有不少都是跳槽的基金经理,即并没有实际为基金经理队伍的人数带来增长,则这一人才缺口可能更大。

  基金经理“一管多”业绩分化 南方基金张旭业绩分化最明显

  基金经理“一管多”是形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业内对此最担心的就是多只基金会分散基金经理的精力,让其分身乏术,最终影响基金业绩表现。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统计中,除金元惠理基金的晏斌外,南方基金张旭、景顺长城基金杨鹏和余广、国泰基金王航、建信基金马志强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管华雨6人均同时管理4只偏股型基金。即上述7人是管理偏股型基金中“一管多”最明显的7人。记者以这7人为考察对象,整理其管理的共计30只的偏股型基金的年内业绩发现,“一管多”基金经理所管基金,业绩表现落后同业平均水平,且业绩分化明显。

  统计显示,30只被“一管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年内的平均业绩为-1.21%,远远落后于同期全部可比偏股型基金平均2.98%的平均年内收益率,更有16只年内业绩收负。

  整体看来,7人中,除景顺长城基金杨鹏所管的偏股型基金年内业绩首尾差值小于3个百分点,其余均大于5个百分点,更有3人所管偏股型基金年内业绩首位差值大于10个百分点。

  其中,业绩分化最大的是南方基金张旭所管理的4只基金。其独自执掌的南方盛元红利年内收益率为9.82%,而他与杜冬松共同管理的南方新兴消费进取年内收益率为-9.96%,两者业绩相差19.78个百分点。此外,张旭与杜冬松共同执掌的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南方新兴消费收益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3.72%和3.67%,即张旭与杜冬松共同管理的3只基金,年内业绩的首尾差异也达到了13.63个百分点。

  而“一管多”最多的晏斌,其独自执掌的金元惠理新经济主题和金元惠理消费主题年内均为实现正收益,年内收益率分别为-6.67%和-2.77%。他和侯斌共同执掌的金元惠理宝石动力、金元惠理成长动力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和

  -1.29%,两者业绩相差近4个百分点。晏斌和林材共同管理的金元惠理核心动力和金元惠理价值增长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0和-9.91%,两者业绩相差逾9个百分点。而整体看来,晏斌参与管理的6只偏股型基金,首尾业绩最大相差12.57个百分点。

  此外,建信基金马志强所管4只基金的首尾业绩差异也超过13个百分点,具体看来,其独自执掌的建信进取、建信双利策略主题和建信稳健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88%、-4.28%和3.90%,而马志强与陶灿共同管理的建信优化配置的年内收益率为3.91%,即最好业绩与最差业绩相差13.7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李乔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基金经理“一管多”带来了什么

2014-08-11 09:22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