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阿里赴美直戳中国股市“痛点” 专家呼吁锐意改革

2014年09月15日 08:08    来源: 成都日报    

  阿里巴巴将以“史上最大IPO”的身份,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这是阿里之幸,也是A股之痛。总市值已跻身全球资本市场前列,却仍难免本土优质上市资源流失的尴尬。

  阿里赴美上市背后的无奈

  14年前在杭州创立的阿里巴巴,15年间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巨头。一家以本土庞大客户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联网企业,为何最终选择在地球另一端上市?背后的曲折和无奈令人回味。

  现行证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公司法则将调整对象明确设定为“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注册于海外的阿里巴巴集团,不得不因其“外资企业”的身份与A股市场失之交臂。

  此外,为了保证管理层以少量资本实现对公司的控制,阿里巴巴集团采取了成熟市场较为普遍的二元制股权结构。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架构,也为强调同股同权的中国股市所不容。

  优质资源流失成股市之“痛”

  天鹰资本新近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白皮书》显示,2013年共有83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接近1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在A股重启新股发行的背景下,仍有52家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融资总额超过600亿元。

  7年前,身为“海归”的刘兴胜博士在中科院支持下创办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经历了创业初期的摸索之后,已经拥有成熟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炬光科技在继续发展道路上遭遇资金瓶颈。

  “银行融资成本高且需要抵押物,这对于轻资产的高科技企业而言‘高不可攀’。”刘兴胜说,如果能够公开发行上市,企业不仅能获得高效的融资途径,还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溢价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新股发行审核制下上市通道不畅的现状,令刘兴胜的梦想变得遥遥无期。“如果因为无休止的排队错过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机遇期,那么两三年后,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会荡然无存。”刘兴胜无奈地说。

  除了无法忍受漫长的上市周期之外,还有大批拥有创新性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本土新兴产业企业,因为在盈利性、股权结构、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满足现行发行上市条件,被A股“拒之门外”而最终选择海外上市。优质本土上市资源的流失,已然成为中国股市难以言说的“痛”。

  A股已到不得不改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1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

  这无疑为众多尚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了想象空间。部分业界专家呼吁,借助证券法再度大修的契机,从股权结构、发行上市条件、激励机制等方面放松管制,为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

  更深层次的包容或来自于新股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髓高度契合。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周勤业说,要实现新股发行从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转变,首先要建立完备的信用制度,即“卖者有责”前提下的“买者自负”。其次是通过完善做空机制实现较强的市场约束。此外,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成熟的机构投资者、顺畅的退市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深思>>>

  “炒房团”为何忽略阿里巴巴?

  过去15年,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几乎所有楼盘都被温州“炒房团”光顾过,但是他们唯独错过了投资阿里巴巴的机会。

  从2005年杭州商品房突破万元,到今年9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杭州楼盘均价2万元左右,翻了一番。同年,雅虎以10亿美元投资加上雅虎中国资产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目前剩余的21%股份价值约300亿美元,是当年的60倍。阿里巴巴的另一个股东日本软银则在更早时候投入8000万美元,按照这次路演公布的定价区间计算,回报率为当年的600倍。

  就在资本东奔西突急于寻找目标的同时,马云却一直为融资四处奔走。1999年他创办阿里巴巴时,除了18位朋友凑起来的50万元以外,再也不能从当地银行或者其他资本方得到融资。

  有分析认为,因为中国本土资本追求“赚快钱”。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说,现在中国很有钱了,但是中国具有创新意识的资金太少了。统计表明,中国每年真正投入风险投资的资金是200亿元,大概相当于中国房地产年投入的万分之一。

  究其原因,与我国整个资本市场极不成熟密切相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是,你只要有创意,一大批风险投资家会把你包围起来,找出产业化和赢利点在哪儿,最终包装上市。但在国内,相关配套的市场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专家认为,风险投资是一个产业链,资金需要有完整的投入、退出机制,而且要从法律上得到严格的保护。缺少其中一环,市场就不可能正常发育,也就不能期待本质逐利避险的资本作出目光长远的投资规划。

  短评>>>

  中国股市应成为

  “创新梦想”的重要载体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向前的重要力量,对于当下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国更是如此。而实现创新驱动的一个最好途径就是资本市场。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近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创新的意义以及高层对创新发展的决心已不必多言。

  实现创新驱动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本市场充分发力。资本市场其特点与创新产业十分匹配。创新型产业是长期成长、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但同时也呈现出技术更新快、企业淘汰率高的特点。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仅可为这些产业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更可借助直接融资具备的“分散性”和“买者自负”特点,有效避免新兴产业更新换代对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冲击。

  对于总市值已突破28万亿元的中国股市而言,如果任由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海外,显然难以担负起支持创新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历史重任。要承载本土创新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腾飞的梦想,中国股市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包容。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