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A股何以从“熊冠全球”到“一枝独秀”?

2014年10月11日 06:5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忠言)博士

  从7月22日四大指数的最低点2049、7258、6444、1305点,到本周收盘2374、8211、7982、1554点,分别涨了15.86%、13.13%、23.86%、19.1%。期间,尽管国际股市包括港股一路下行,然A股却一改以往7年的“熊冠全球”、“跟跌不跟涨”的疲态,变成了“一枝独秀”。

  原因何在?最主要的是,政府利用股市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由于全球经济的疲软,以及国内货币超发、投资过度、环境污染、结构老化、产能过剩、出口疲软、消费不旺,以往一二十年通过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政府也许从美国、欧洲、日本通过用量化宽松政策振兴股市,来化解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的过程,得到了启发,遂在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难以有大的松动情况下,从今年7月起,也采取了积极的股市政策,终结了连年熊市,开启了结构性慢牛行情,取得了多数人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作为全球股市估值“最洼地”的中国股市上涨,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增加直接融资,哺育实体经济。股市持续上涨,不仅使发新股融资这个市场闻“新”色变长期不得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顿时变得十分通畅顺达,而且,随着股市的上涨,上市公司的市值扩张,再融资的数额随之增加,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为稳增长作贡献。

  第二、促进调结构、转方式。这轮行情始终围绕着“转型、升级、新兴、成长”的主线,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中的新兴产业股涨幅最大。相反,属周期性产业、落后产业、过剩产业、污染环境产业的大盘股,则遭到市场的冷落,抛弃,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充分体现。这样,就用市场力量来震撼、触动周期性产业的上市公司,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收购兼并等方式来进行调结构、转方式。此类案例已频频发生。

  第三、为发展新兴产业鸣锣开道。

  今年以来,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中的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受到了市场的热捧,相当多的个股都出现了股价翻番。其优良的市场表现,使场内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具体形象地看到了国家大力支持的七大新兴产业的强大生命力,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和年轻人去创业,为我国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后援。

  第四、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股市上涨、上市公司股价上扬、市值增加、资产增值,同时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的质押资产和股权的增值,并可通过资产证券化,来降低债务风险,提高偿债能力,化解十几万亿的地方债务危机。

  第五、促使国有股权保值增值。

  由于股指连跌7年,指数比金融危机前的高点跌掉三分之二,2013年股市涨幅为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幅缩水乃至严重贬值。随着股市不断的上涨,国有股资产也随之升值。

  第六、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随着股市的上涨,股价低于净资产的现象正在不断减少,上市公司的形象逐步恢复,投资者信心上升,上市公司和国有股东就有积极性通过市场手段,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转让,寻找民营和外资合作伙伴,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和更新上市公司的主业、经营水平,做大做强,提升业绩,使国有股东和各类股东乃至投资者都从中受益。

  第七、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实现中国梦。在2013年涨幅为负的中国股市,广大投资者从来不敢奢望“中国梦”。而今随着股市的继续上涨,并且预期行情能持续较长时间。那么,1.7亿账户,8500万股民,3-4亿城市家庭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将会大幅增加。其结果必然是:让人们率先在股市实现“中国梦”。

  从以上剖析的振兴股市的7个“路线图”,就可明了政府和股市管理层对股市行情坚定支持态度的缘由。由此看来,这轮慢牛行情有可能以结构性、波段式、轮涨式走两三年,甚至更长。

  本轮行情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靠“一级火箭”发动,拉一个平台整理。继2200、2300两个平台后,如今,正在朝第三个平台2400点进发。

  然而,面对2400点整数关和2444点历史高点将近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创业板临近冲1571点历史新高的获利盘和解套盘的双重压力,市场对“做双头”的担忧情绪增加,兑现的压力陡增。因此,大盘在2400点整数关前,应在2380——2350点区间放量充分换手,震荡整理,清洗获利盘和解套盘,并且热点和个股轮涨,才能逐步消除市场对2400点的恐惧。

  预计下周,在军工股广船国际复牌后,军工股将再次雄起,尤其是船舶和海工为主的军工板块,更有强势表现。又,10月17日东方明珠、百视通也将复牌,会引发受压已久的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和传媒股的行情。届时,站上2400点便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下周股市预测及十大潜力金股      2014年10月11日
  • · 粕类:行情再次进入震荡期      2014年10月10日
  • · 同花顺:将维持强势格局      2014年10月10日
  • · 科德投资:三大引擎合力推高大盘      2014年10月10日
  • · 国泰君安:沙隆达A 成长空间打开      2014年10月10日
  • · 新北洋 转型进入收获期      2014年10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