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产能“让位” 并购重组助推A股内涵式增长

2014年10月30日 07:0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保持同比增长,但增速较半年报略有下滑。随着四季度经济企稳,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增速有望回升。中国证券报认为,由于宏观经济长期内仍面临下行压力,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将维持平稳低速水平,曾以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的内涵式增长,并购重组也将在转型中发挥更多作用。

  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增长约8.7%,较半年报时下降约1个百分点,且结构性增长表现明显。通信、传媒、家电、计算机等TMT行业增速继续领跑,采掘、农林牧渔、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业绩则同比下降。展望全年,已披露全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预喜占比超过六成。由于9月宏观数据回暖,再加上一系列政策落实,四季度需求有望得到改善,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增速或小幅回升。

  宏观经济正逐步进入“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并渐趋均衡。在这一过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发生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由于资源环境制约、中低端产能过剩、基建步伐放缓等因素影响,粗放式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经济正告别外延式增长的时代,向内涵式增长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效益及内生动力。

  当前,各项改革正努力激发市场内在活力。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都为企业的内涵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

  对传统行业而言,内涵式增长意味着将不再以新增产能为主导,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钢材价格连续下滑,钢铁全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的挑战。从上市钢企表现看,不少公司通过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率、加大高性能产品生产等手段来实现三季报业绩增长。房地产行业则告别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在经营策略上,以大规模资金投入为特征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万科等房企开始尝试“轻资产”运营,并对业绩形成了贡献。

  对于正处较快发展期的新兴行业而言,通过并购来实现内涵式增长则是必要途径之一。由于多数战略性新兴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技术成熟度较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并购可以获取生产技术、拓展产品线、进入新市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纷纷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城市、文化等产业。设立并购基金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医药、传媒、电子等行业,通过并购基金培育资产、实现上下游整合,成为这些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些传统行业的公司也通过横向并购渗透至新兴领域,从而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格外活跃,上市公司正成为交易主体。得益于融资渠道多元化,上市公司主要通过超募资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为海外并购项目进行融资。各类基金也与上市公司积极合作,为上市公司提供海外并购所需的资金、经验和技术支持。

  从市场表现看,创业板、中小板在年内跑赢大盘,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这些中小市值公司所蕴含的并购投资机会。当然,也要明确,只有为了自身经营而非概念炒作的实质性重组,才能给企业带来真实利润。

  总体来看,在经济结构调整期,上市公司的增长路径正从投资拉动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并购重组浪潮则将推动企业加快内生成长。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以产业并购为主的重组步伐,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 关婧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年末并购重组风行 大佬频繁举牌      2014年10月24日
  • · 机械制造引领市场并购重组潮      2014年10月21日
  • · 三元15亿元并购三企业      2014年09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