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出现新常态
中国证券报:为什么融通通瑞基金能这么快达到目标收益?
韩海平:今年我们对债市相对比较乐观,杠杆放得比较高,投资也相对积极,所以业绩比较好。融通通瑞能这么快触发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管理比较得当,二是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三是市场比较配合。其实今年的债券市场并不是一直在涨,7月份曾出现过非常明显的调整,但即使是在调整期,融通通瑞的回撤也比较小,从成立到触发只有9个工作日净值出现下跌,最大回撤只有10个BP。对于融通通瑞基金来说,回撤比较小的原因是我们的投资策略得当。当时在建仓时,策略是稍短一点的久期,控制在1至3年,同时放了比较高的杠杆,在这样的条件下,不管市场怎样变化,实现触发的目标都是比较稳妥的。
中国证券报:你在过去一年债券投资方面有哪些心得?
韩海平:今年主要是经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债券牛市。我曾经经历过3波债券牛市,今年是最大的一波。从投资哲学上讲,利率是有周期的,从中长期来看,这波牛市有均值恢复的效果。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债券的收益率非常高,已经显示出比较强的投资价值,当时我对今年的市场价值就很看好,现在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债券投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克服恐惧心理,不能被短期的情绪所左右。
以前大家都说,债券市场是3年一个周期,一年牛、一年平、一年熊。四季度买债,第二年的二季度卖债,而今年这个规律已经被颠覆。除了7月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之外,今年一路下来都是气势如虹的涨幅。为什么市场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我认为是债券投资出现了新常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为“非标”资产投资受到限制,今年银行理财的规模扩张得非常快,对债券的需求大增,导致投资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宏观经济与过去十年的节奏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经济下行时,很快会出台政策刺激经济,经济就会快速反弹,债券收益也会调整,导致收益率上得快,下得也很快。但现在,经济正处于一个寻底的过程,宏观政策更强调改革,各种稳定经济的政策相对平缓,整个经济走势也比较平缓。由于经济正处于转轨期,经济趋势、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对投资的分析方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三,未来几年我们要适应比较中等的利率环境。同比来看,PPI连续3年都是负增长,工业品价格处于通缩的状态,而现在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在7%左右,与现有的GDP增速不符,凸显出融资成本偏高。未来贷款利率会有一个向下走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逐步去产能和降低杠杆水平。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创新试水之举层出不穷,但成功者寥寥。融通基金选择用目标触发式基金突围大资管时代,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基金行业生态。成果如何?时间给出了答案。作为一只一年目标触发式债券基金,融通通瑞提前5个月达到目标收益,转型为融通通瑞债券基金,这也是业内首只提前达到目标收益而触发的债券基金。
融通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融通通瑞基金经理韩海平具有十余年证券从业经验,他总结了3个原因:管理策略到位,风险控制较好,市场行情判断准确。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股债双牛的局面正在过去,未来一年债券投资将进入“新常态”,投资者要逐步适应正常的债券收益率水平。
未来一年通胀压力较小
中国证券报:你对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又如何理解?
韩海平:首先是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官方已经表示当前的GDP增速较过去十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过去是在10%左右,而今年大概是7%;其次,从经济结构来讲,2003年至2008年之间,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出口。2008年至2013年之间,这个引擎转变为地产。总的来说,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出口和投资,但现在人口增速已经开始下降,地产则进入了中长期的调整阶段,未来会更注重内需、消费等方面,产业结构也需要升级;第三,政府经济调控政策也有了变化,更多地进行结构性调控,突出定向调控,调控目标逐渐精确化。总之,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就是我们要适应相对中低的经济增速目标,逐步适应结构调整的方向,适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更为平缓的调节方式。
中国证券报:现在美国退出了QE,但日本又接力,你认为未来一年国内通胀的压力大吗?
韩海平:事实上,外部的变动对国内的影响不大,中国的经济主要是由国内的问题决定的,国内的通胀形势通常与国内的经济增长与政策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到的是,虽然过去3年国内工业品的通缩已经出现,但CPI还是比较低,所以政府现阶段的目标主要还是放在调结构上。
通胀要形成主要有两个条件,其充分条件是经济的实际增速要超过它的潜在增速,必要条件则是货币要有大规模扩张。目前来看,GDP的实际增速就在潜在增速附近的水平,两者之间并没有产生比较大的缺口,没有通胀产生的充分条件。货币增速控制得也比较好,保持在13%左右,相对来说必要条件也不具备。由于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我认为明年通胀会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现在国内经济增速相对比较平稳,经济有下行的压力,但结构在调整中。我认为未来有一个新变化,就是2015年新预算法要实施,届时地方政府要逐渐开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会受到限制,这样看来有一点“紧财政”的效果,那么货币政策上预计会适度保持宽松,这样金融系统才能平稳地运作。政策是经济的内生变量,政府出台的每一个政策实际上都是经济的运行趋势导致的。我们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理财发展得比较多,存款利率相对做得比较好,但目前的贷款利率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不相适应的,确实存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贷款利率应下降。
韩海平:CFA,FR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学硕士、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具有证券从业资格。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数量化投资策略研究工作;2007年5月至2012年9月在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固定收益组副总监;2012年9月加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为融通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同时任融通债券(161603,基金吧)、融通通泰保本混合、融通通福分级债和融通通瑞一年目标触发式债券基金经理。
看好三类债券产品
中国证券报:你对今年年底及2015年的债市怎么看?
韩海平:整体上来看,未来整个债券市场的投资环境相对中性平稳,风险因素不是很大。但是,我想提示一点,大家对未来一年债券投资的回报预期要下降,明年资本利得的收益会比今年少。
目前制约经济的最大因素仍然是房地产。虽然今年9月30日以后,中央出台了一些房地产刺激政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但我认为,房地产投资最差的时间还没有到来,明年上半年或将是地产投资最困难的时候。制造业方面,融资成本比较高,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同时,政府对基建的投资将受制于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总体来看,我对投资增速保持偏谨慎的态度,预计明年的投资增速还会继续往下走。
实际上,目前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都不是影响债市表现的核心因素,主要影响市场的还是货币政策。短期看,经济增长和通胀这两项指标都已经“钝化”,但如果有超预期的货币政策,市场会给出反应。整体来看,上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并不是很大,但三季度以后,央行很明显是想引导利率下行,而且未来可能还会这么做。所以四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比较明显。
除了经济比较有压力之外,货币环境还是偏宽松的,也没有通胀压力,所以债券还是比较值得投资的,但是债券投资的回报率预期要降低。
另外,未来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地方债。由于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系进行重构,要求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整体预算,这改变了我们对未来债券市场的看法。2009年之后,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扩张,造成了对资金的挤出效应,导致融资成本变高。如果地方债务比例下降,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都会下降。目前看来,融资成本有下降的需求,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也是朝着这些方面努力的。以前城投债7%至8%收益比较正常,但现在很难看到这么高,未来也会朝着铁道债和国开债的收益水平回归。这样债券投资就缺少了一个高收益的来源,挤出效应逐渐得到控制,未来整个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就会保持在比较中等的水平。对于投资者和基金经理来讲,我们要逐步适应这样的收益水平,不能年年期待像今年这么高的债券投资回报,毕竟今年这么高的收益多年才会碰到一次。
中国证券报:三季度债券型基金不断遭遇净赎回,资产规模不断缩水,而你刚才又提到未来收益率会进一步下降,那么未来债基的行情还能走多远?
韩海平:投资者的预期通常会发生偏差,都是买涨不买跌。今年下半年债市行情好,预计到明年债券基金都会很好卖。但对基金经理而言,明年的债券投资会比较难做。有时候收益率高正是债券基金建仓的好时机,投资者反而会血淋淋地抽身出来;当投资回报比较高的时候,投资者又进来了,时间上存在滞后性。预计明年债基的规模会扩张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投资回报率可能会下降,通俗一点说就是,销售很好做,投资比较难做。
中国证券报: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来哪些类型的债券产品值得配置?
韩海平: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讲,股债齐涨的时代正在过去,相对来讲股市的机会更大一点,更看好权益类资产,所以明年相对看好二级债基,含有部分权益类资产的债券基金表现会比较好。债券投资的资本利得可能会减少,但目前票息收益还比较高,仍然值得配置。
就债券产品而言,明年更看好三类品种:第一种是城投债,已经列入了地方政府预算的城投债依旧很有投资价值。第二种是现在市场上被低估行业的产业债,例如钢铁、水泥等已经反映了比较充分的评级下调的行业。第三,看好可转债投资机会,尤其是新的转债品种。
责编:鲁孝年 美编: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