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加时30余小时的漫长会商后,利马气候变化大会终于落下帷幕。经过长达14天的谈判,参会的196个国家和地区终于拿出了一份只有四页纸的协议。
对于这份薄薄的“成果”,中国代表团还是表示欢迎。
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中国代表团表示,利马会议进一步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确保多边谈判于2015年达成协议的积极信号。
绿色气候基金获百亿美元“首付款”
和往年比起来,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乐观的气氛更占上风。
在会议召开前的11月份,中美两国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欧盟也公布了到2030年的减排计划。占全球排放量一半以上的世界三大经济体做出如此努力,让外界普遍对利马会议报以更高期待。
然而,乏善可陈的第一周会议结束后,外界期待更高级别的部长会议仍是争吵不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难以就提供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资金以及补偿气候变化所致后果达成一致,更令人沮丧的是,对于如何安排碳排放削减配额,各方也存在较大分歧。
12月12日是预定闭幕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利马会议已经拿出了十余份草案,但都没能被各方接受,像往年一样,利马会议“如约”拖堂了。
直到周六中午,分歧还可以用剧烈来形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争执,最终通过的文本内容“令人失望”。
以财政支持为例,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拿出具体计划,讲清楚他们如何实现在4年前承诺的到2020年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可是在最终的协议中,这一项变成了“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乐施会协调员KellyDent对这份协议感到很担忧,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将允许发达国家在巴黎会议上更多地使用财政支持这一“谈判筹码”。
资金方面也并非毫无进展,大会结束时绿色气候基金获得的捐资承诺已超过100亿美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这笔资金比喻为减排行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的一笔“首付款”。
结果达到中国代表团预期
对于这次利马会议的结果,基本可以简单概括为:各大国将于2015年3月前提交自己的减排目标,其他各方不迟于明年6月,但各方的减排目标不会有严格的国际审查;联合国将在明年11月1日前,根据各成员的减排目标,计算出“总减排量”,为明年12月的巴黎会议作好准备。
对于这个结果,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认为“比较平衡,达到中国代表团预期”。尽管对成果不十分满意,但这个决定基本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要求。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的节能贡献占世界的58%,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占全世界的24%。中国的森林蓄积量增加了20亿立方米,每年有1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南南合作,中国政府制定了减缓和适应的国家发展战略等。
此前中方就已经明确表达了立场:中国政府希望利马会议积极落实在此之前达成的关于2020年前各方加强行动的共识,发达国家要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力度,兑现在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承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利马大会主要目的是争取使发达国家进一步采取行动,发展中国家要体现出与发达国家的差别。
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也都将这一结果视为“胜利”——毕竟,利马的成就在过去20年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已属罕见。
印度谈判代表PrakashJavadekar对媒体表示,中国和印度通过紧密合作,在此次会议上取得了成功,希望在明年的巴黎会议上,这样令人振奋的合作还会继续。
在利马会议上与中国紧密合作的不仅有印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宣布,从明年起,在现有基础上,中国将把每年提供的资金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资金规模由往年的7000万提高到1.4亿元人民币。
明年巴黎会议仍存分歧
作为 “通往巴黎的最后一站”,此次利马会议的结果被认为可以直接决定明年巴黎会议的成败。如今会议闭幕,各方分歧仍然尖锐,巴黎会议能否拿出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文件尚难以判断。
周大地表示,其实减排的时间表、力度和责任等还需要进一步落实,纠结点在于完全自上而下地给大家指定目标,显然做不到,如果完全自主,各国能不能充分完成,这也很难确定。
在周大地看来,如何在即将制定的巴黎协议中与时俱进地反映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是未来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
目前各方还存在较大争议。周介绍说,在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所坚持原则继续受到发达国家挑战。一些发达国家企图曲解含义,为了推诿自己的历史责任而宣扬无差别责任,试图让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自身能力和发展阶段的责任。
对于明年的会议,中国代表团表示,期待发达国家进一步展现领导力,积极履行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义务,不断提高行动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