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香港投资者为什么不热衷炒概念

2014年12月24日 07:27    来源: 证券日报     阎 岳

  沪港通运行已经超过一个月,A股市场这波快速拉升行情也已一个月有余。沪港通“北热南冷”是意料中的。因为A股的蓝筹股多年来乏人问津,港资捡便宜货势成必然,而内地资金进入港股只能是等着分红,搞个什么概念进行炒作一番恐怕会很难。沪港通“北热南冷”的局势应该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港股并不缺乏概念,但为什么没有资金进行炒作呢?先不急于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刚刚发生的案例。

  一个月前,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兴浩通过微博吹风:“我心目的志高代言人”,让业界浮想联翩。一个月后的12月23日,志高全球品牌战略发布暨签约成龙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志高空调方面透露,聘请代言人是志高2015年的既定战略,以适应志高空调品牌全球化的提升。

  李兴浩这样解释志高空调品牌全球化:如今的互联网浪潮是整个家电业的机会,志高将借势在全球内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去低端化、去廉价化”的高端品牌革命,让中国制造同样也可以成为世界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按照A股的投资思维,拥有这样概念的股票,其股价早应该是一飞冲天了。但反观志高控股这一个多月的走势,股价却呈45度角下行。这只能说明,港股投资者并不看重概念,他们只看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和分红。

  香港和内地投资者的这种投资理念差异不是偶然形成的,与其结构构成有很大关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央广采访时称,香港投资者的构成比较复杂,有来自香港本土的,有世界各地国际投资者,但总体来讲,机构投资者占多数。香港机构的投资可能相对长线,相对偏向价值投资。沪港通是双边的业务开放,额度的控制非常严格,但它确实是一种新的投资理念或者估值标准,这对内地市场的投资人有洗礼作用。

  兴业证券7月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略超10%,其中,公募基金持股占比在6%左右,QFII持股占比仅约1%。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约占60%,其次便是个人投资者。

  而港交所从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期间香港现货市场外地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达40.8%,本地机构投资者占比为20.4%。机构投资者在香港股市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港股市场一直是蓝筹股的天下。

  反观A股,散户化的投资者结构让A股的估值体系更偏重于“更小、更能讲故事、更没有机构参与”的股票,这是最近几年A股市场没有大行情的一个重要原因。蓝筹股不启动,A股市场只能是热炒概念股,让一些擅于“讲故事、画大饼”的“微型”股票鸡犬升天。

  这从证监会宣布已对涉嫌操纵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进行立案调查中就可见一斑。此次涉案的18只股票中有17只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另1只为上交所股票。这些个股基本无业绩支撑,多靠电商、云计算等概念进行炒作。

  从引入QFII、发展机构投资者来看,监管层的目的就是鼓励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但从现在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看,机构投资者还需要进行超常规的发展,而监管机构、中介机构也应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风向教育。将更多的散户投资者引入机构投资者开发的衍生产品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