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众禄:期货新成员上市 基金受益深远

2015年04月17日 09:41    来源: 基金买卖网    

  2015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家族迎来新成员,上证50和中证500的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这意味着,市场有了更多元化的做空工具。

  从股指期货的运用来说,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套期保值,持有股票多头,做空股指期货,锁定下行风险;二是套利,包括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等,主要通过做空高估的品种,做多低估的品种来获取无风险收益;三是投机,也就是运用期货保证金交易,在股指预期上涨时做多,在股指预期下跌时做空股指期货,从而获得放大数倍的收益。对基金来说,考虑到中小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能力有限,目前在运用股指期货进行投机交易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运用较多的是前两种方式。

  由于基金的投资范围受到基金合同的约束,要运用股指期货需要修改基金合同,因此股指期货对基金的影响在于新成立的基金。其影响较大的一是对保本型基金,在没有股指期货的情况下,保本型基金均采用安全垫策略进行保本,也就是根据本金和持有期限,计算出需要投资在债券上的资金,来保证到期本金没有损失,剩余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这样的保本基金往往收益有限,股指期货的推出为保本型基金采用股指期货对冲策略保本提供了可能,也提升了投资的效率。

  二是对冲基金的策略更加多样化,在2010年以前,A股市场没有做空工具,基金只能进行多头交易,无法规避股指下跌的风险,2010年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后,已经成立了7只运用股指期货的对冲基金,目前新的股指期货上市,对此类基金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加多的工具,投资策略可以更加丰富,比如说,以往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时候,只能对冲掉主板的下跌风险,目前可以对冲中小板成长股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精准的对冲大蓝筹的风险,而且在套利方面,多只股指期货套利工具增加,而在不同股指期货之间,如果有较高的相关性,还可以进行跨品种套利。

  三是为量化策略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工具,为将来更多特殊策略基金的推出,提供了条件。比如,拿目前上市交易的基金来说,有些封闭式基金大幅折价,投资者持有到期可以获得折价回归的收益,但是要承担股指下跌的系统性风险,这时可以考虑做空相应期限的期货来锁定下行风险,获得无风险收益。而对于分级基金B类份额来说,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折价溢价十分常见,进行套利要承担另个交易日市场下跌的风险,这时运用股指期货可以对冲风险,锁定收益。

  可以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已经开始改变基金的投资策略, 越来越多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对市场的参与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如此,但是基金对股指期货的参与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积极,沪深300股指期货在2010年就出现了,首只对冲基金时隔两年,2013年底才出现,而保本型基金都还在使用传统的CIPP和TIPP策略,对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运用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基金在这方面的人才以及制度的建设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此类品种在收益上无法吸引投资者。

  截止目前为止,此类基金仍是小众品种,相比上千只的公募基金,此类基金仅有7只,其业绩比较基准均为银行定期存款,其期货等衍生工具对冲市场下行风险,获取稳健长期受益。从具体的投资来看,这类基金大多中性策略,卖出股指期货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同时采用精选个股获取阿尔法收益,个股配置十分分散,并且预留较多的银行存款,应对保证金的追加。也有些基金对市场套利机会参与比较积极,比如说工银绝对收益,同时还参与了新股申购。

  从其业绩表现来看,表现平平,尤其是去年年中股指大幅上涨以来,对冲基金的收益完全无法和普通的基金动辄翻倍的收益相比。同时由于该类基金一般是做空股指期货,因此在股指大幅上涨的阶段,股指期货空头跌幅较大,导致其一度出现了负收益。所以,从其出现以来投资者关注度并不高,其规模也一路下降,目前大多已不足10亿。例如2014年11月至2014年底期间,嘉实绝对收益、嘉实对冲套利、工银绝对收益的收益均为负。当然由于该类基金运用了对冲工具,能够很好的对冲掉股指下跌的风险,其最大回撤能够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今年的119股指大跌以及市场调整中,普通基金跟随股指被动下跌的时候,对冲基金反而获得了正收益。可以说该类基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其优势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为市场所认可。

  总的来说,当前新股指期货的推出,确实有益于保本型基金和对冲基金,但是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在当前大牛市阶段,投资者更加不会关注此类品种,基金公司的动力也不足。同时基金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还需要时间以及各种市场形势的淬炼,人才储备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有心,则可以多关注此类基金,有备无患,无心,则继续享受N年不遇的大牛市吧。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