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罕见降准1个百分点 释放万亿元流动性规模

2015年04月20日 07:16    来源: 京华时报    

  面对近期不容乐观的经济数据,央行终于在市场期待中出手。昨天,央行宣布,自今天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业内人士据此分析,央行稳增长、调结构决心彰显,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发布

  央行大力度降准

  昨天下午5点左右,央行公布,自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央行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此外,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央行决定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央行今年2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以来,第二次出手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两次降准均一改往年周五公布消息的惯例。记者统计发现,央行上一次有如此幅度的降准还是在2008年11月。

  ■分析

  释放流动性约1.5万亿

  对于此次降准的幅度,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均表示超出预期。申万宏源债券分析师表示,央行降准力度超预期,释放资金至少是万亿量级。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据民生证券初步估算,目前,一般性存款余额达110万亿元,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约为1.5万亿元。

  对于央行为何选择此时降准,市场普遍归因于近期疲软的经济数据。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坦言,选择下调一个百分点,而不是此前的0.5个百分点,表明中央对经济下行程度的担忧在提高。申万宏源债券认为,降准是为了应对经济下滑。

  ■影响

  降准利好楼市股市

  流动性的释放无疑利好楼市与股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1%的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可以给市场带来1万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其中很大部分会流向房地产市场。张大伟表示,虽然从目前看,全国房地产基本面已经不同,不可能出现全面上涨,但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今年市场走势将明显趋好。

  易居中国研究员严跃进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能够通过货币效益而放大货币供应量,并能够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这对于释放流动性以及促进贷款利率的下调有实质性的意义。从房地产市场来看,通过政策传导,基本上在短期就可以通过预期效应来实现市场各类指标的变动。比如银行信贷会突然变得亢奋,房企在定价上会趋于强硬。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央行降准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此次央行罕见大力度下调一个百分点,释放出上万亿增量资金,市场普遍预计利好股市”,不过他强调,在货币政策进一步松动的情况下,股民不能忽视股市自身运行规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还是要看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股民不能盲目,要理性投资。

  ■预测

  今后不排除进一步降准降息

  对于未来央行是否还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准还有空间。

  管清友指出,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中期借款便利)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零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为两万亿元,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左右,所以未来还有一次50bp(基点)准备金率下调空间。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认为,预计年内还有若干次降准。“中国很多制造业毛利率不到10%,其中融资成本占了很大比重。不仅如此,近期有很多企业因受民间债务链断裂的影响而非经营性倒闭,在这样的背景下,给经济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是必须的。”滕泰说。

  郭田勇分析称,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在下行通道中,经济自身的回温机制还没有形成,未来还有降息及降准的空间。

  今年以来主要货币政策

  2月4日

  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2月28日

  央行宣布降息。自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