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P2P域名估值10亿被指虚高 多伦股份转型 诚信遭质疑

2015年05月12日 07: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贾 丽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多伦股份在P2P领域没有经验和资源优势。目前不少上市企业进入P2P领域,炒作心态较强,存在搭互联网金融顺风车的投机心理

  编者按:5月10日,多伦股份公告将更名为“匹凸匹”。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35家上市公司纷纷改名,所改的新名可谓五花八门。这些任性的更名背后存在着怎样深刻的动因,值得深入探讨。对这些任性的更名,是不是应该有约束,值得深入探讨。

  沉寂多日后,多次受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多伦股份,在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出更名大戏,成功将聚光灯拉拢到自己身上。

  一则更名公告将多伦股份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期,多伦股份称,其拟更名“匹凸匹”,转型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5月11日,多伦股份开盘涨停,报12.06元,涨幅10.04%。

  多伦股份如今换了名可谓是两市间名副其实的“奇葩”,实际这家公司新闻不断,一直被市场关注。其多次违反信披,被证监会谴责和立案调查,且实际控制人多次玩失踪,让证监会都谴责“无门”。

  业内人士质疑,多伦股份的P2P网站域名10亿元商业估值虚高。从种种迹象来看,公司并未为此次转型做好实质性准备,警惕其再次沦为资本市场操纵股价的工具。且公司缺乏诚信将严重影响P2P平台的公信力,降低其价值,前景堪忧。

  当下,众多企业盯着互联网金融的蓝海,然而在行业进入者高增长的背后,隐现高估值的风险,如今过热的P2P急需回归理性。

  新名成功聚拢目光

  估值10亿被质疑

  多伦股份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该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还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关于改名一事,多伦股份已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

  多伦股份奇葩名让市场演绎多种调侃版本,有的说“匹凸匹”这个名字可谓是两市有史以来最囧名,未来还会出现“凹凸凹”、“互联网+”。也有市场人士对此表示怀疑,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一直较为神秘,更名也有可能是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多伦股份此次更名也不难以理解。所谓的“匹凸匹”,是根据P2P互联网金融翻译过来的。当下,互联网金融是一片广阔的蓝海,特别是“互联网+”火爆之后,P2P迅速被热炒,吸引一众传统企业着了魔似的转型,趋之若鹜。但这片蓝海并非一直平静,互联网金融业跑路潮、延期兑付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P2P公信力在不断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有46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迅速进入P2P领域。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P2P不是实体,P2P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否则仍存在极大风险。现在的资本市场,是国家政策支持下的牛市,公司股价大多呈现攀升状态。在这个背景下,有众多公司借助更名与移动互联网、金融领域搭边,欲通过炒作博得关注。

  多伦股份似乎不能以证清白,遭遇到市场人士质疑。多伦股份表示,为使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够更加快速地开展,公司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承诺,将其持有的域名www.p2p.com特别授权给公司使用。据悉,该域名是多伦投资(香港)持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顶级域名。

  但该网站还仅是“空头支票”,尚未开始运营,目前还在筹备中。记者登陆该网站,也还没有实质性内容。

  按照多伦股份的计划,将在该域名下从事匹凸匹股权众筹、匹凸匹征信数据体系、普惠银行、P2P借贷等产品的生产和运营。公司称,此次拟变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与房地产并无关系,准备进入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将使用“互联网+”模式。上述P2P网站域名预计商业估值高达10亿元。

  该网站域名估值如此之高,也引起交易所的关注。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多伦股份补充披露“互联网金融行业顶级域名”的具体判定标准及网站域名商业估值的估值方法及相关参数的选取依据。

  一位专业经营P2P网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P2P平台水很深,其实没有太大技术含量,也几乎没有固定资产,而现在市场上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估值,存在极为严重的需高现象。”

  对于网站域名预计商业估值为10亿元的判定,多伦股份的解释是,按照市场行业发展规模所带来的收益进行衡量。

  “域名估值虚高是P2P的普遍现象,很多企业将域名估值对外披露时翻倍。域名市场从去年开始就非常热门,其唯一性决定其价值较高,属于稀缺资源,价格处于上升状态,但域名价值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此前兴起的团购域名与P2P域名类似,团购域名根据行业发展有上升期,但这几年洗牌期到来价格出现回落。今年P2P监管细则将出台,会有一批企业跑路、破产,域名估值随着市场将逐渐下降。”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域名估值值多少,实际要看是否有买卖市场。目前来看,多伦股份这个估值是较高的。多伦股份在P2P领域没有经验和资源优势。目前更多企业进入P2P领域,炒作心态较强,存在搭互联网金融顺风车的投机心理。”

  高频率更名

  或沦为操纵股价的工具

  实际,近年来,有众多公司都表示欲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而更改公司名称。今年2月份,上市公司银之杰宣称将在合适时机,入股深圳网贷平台“联金所”。4月份,上市公司熊猫烟花宣布,欲通过现金方式收购P2P平台“你我贷”的51%股权,并更名“熊猫金控”,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

  数据显示,仅去年A股更名的上市公司就多达182家,是有史以来更名最频繁的一年。从今年初至今,更名热潮还在不断升温,又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更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上市公司不断进入,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入股P2P将成为2015年的风潮,而随着国家对P2P平台监管越来越严格,P2P行业门槛正也将提高,中小规模的P2P公司将被并购或淘汰。

  显然交易所也注意多伦股份此次更名和转型可能存在的投机性风险,在监管函中就公司变更业务的可行性、时间和人事安排进行询问。多伦股份的答复含糊其辞,该公司表示,公司开展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未进行专业的可行性论证,目前公司并无相关的人员配置等,也未正式开展业务。言下之意,似乎其还没有做好实质性的准备。

  而记者此前多次暗访多伦股份的办公场所,办公人员都是寥寥无几。记者此前多次拨打多伦股份公告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5月11日,记者再次拨打,终于接通。但对方却称,公司名称并不叫多伦股份,随即挂断。

  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年出现上市公司更名是较为频繁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企业转型较为迫切,基本面有向好的迹象,但不排除个别企业换汤不换药,向资本市场抛烟雾弹,给人为操纵股价创造机会。投资者仍需谨慎。

  P2P业务尚未成熟,多伦股份原本的地产业绩也令人堪忧。近两年房地产业务景气度下降,让多伦股份房地产业务的收益逐渐减少。多伦股份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为1005万元,货币资金为3301万元,员工合计人数134人。201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净利润-1125万元,同比下降6777%。

  多伦股份被指缺乏诚信

  P2P前景堪忧

  传统房地产企业多伦股份,遭遇地产最冷期,转型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无可厚非,然而其多次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劣迹斑斑,在资本市场树立的形象为其转型当下火热的P2P大打折扣。

  4月30日,多伦股份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称,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5月5日公司又发布更正公告,称上述公告中将《调查通知书》的编号弄错。

  这不是多伦股份第一次接到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警告,甚至还出现过实际控制人“闹失踪”。2012年9月,从原控制人李勇鸿手中接棒并被选举为董事长还不到一个月,公司新实际控制人鲜言就接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同年12月,李勇鸿因存在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被上交所予以公开谴责。但无奈交易所却无法与之取得联系,只能以公告形式向其送达有关纪律处分的意向书。

  由于多伦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多次在信息披露方面出现违规,公司对上交所要求其向实际控制人核实情况并督促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予配合,今年4月28日上交所再次对公司现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鲜言进行公开谴责,对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同时暂停其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资格。

  于斌认为:“从多伦股份过往表现来看,该公司治理一直不规范,且信息披露屡次违规。如果上市公司诚信遭受到质疑,且降低P2P平台价值。目前很多P2P公司以转型合并的形式产生,存在“擦边球”现象。比如有些有信托产品的项目,没有经过机构公证。P2P存在很多猫腻,是监管不到的,行业欠缺明确法律细则却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P2P平台的品牌和公信力非常重要,而被上市公司并购,容易获取低成本的现金流,但上市公司的形象对其品牌和公信力也有直接的影响。在前几年,P2P行业处于初创期,市场对P2P平台公信度没有太大要求,但随着欺诈现象越来越严重,跑路潮增多,大多机构在收购时会严格做综合评比,而公信力是用户和投资者关心的唯一基础标准。

  一家P2P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去年开始,金融产业不是特别好做,传统企业必须向互联网转型,否则生存空间会很小。很多企业都在做P2P,因为可以自融,不会缺现金流。但现在这个行业新进者太多,竞争也比较激烈,慢慢进入洗牌期。”

  “经营好一家P2P公司对资质齐全、团队和服务要求非常严格,其产品发布频率、发布人信息是否透明、坏账率达到怎样的程序、风控如何都是衡量一家P2P企业是否运营良好的标准。企业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对其估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P2P属于轻资产,大多是虚拟的,会让其财务报表更容易被操纵,对这类上市公司应加强监管。”于斌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