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存款利率价格战淡定:京城暂未现“一浮到顶”

2015年07月07日 07: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包商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等少数城商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2.8%-2.9%之间,较基准利率上浮最高近45%,与利率浮动上限(50%)最为接近

  ■本报见习记者 彭 妍

  2015年一半将过,央行今年内就已宣布了3次降息。此前,央行已于今年3月1日和5月11日起先后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两次均是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先后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再由1.3倍调整为1.5倍。此外,央行日前时隔七年再启双降——6月28日起定向降准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此轮“双降”后,央行将个人储蓄的基准利率调整为1年2%,2年2.6%,3年3.25%。

  《证券日报》记者对比这三次降息后各家银行对于存款利率上浮的态度发现,可以用从“任性冲动”到“温和淡定”来形容银行的转变。

  存款利率上浮有限

  今年央行第一次降息之际,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十分积极,南京银行、浙商银行等将利率“一浮到顶”,股份制银行及国有大行表现较为“温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从近两次降息的情况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有限,多数尚未突破30%的上浮区间,更未出现上浮50%“一浮到顶”的情况。

  此外,以前降息后,大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行动,引发国有商业银行跟进调整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而这次股份制银行还没行动,国有大行不再“淡定”,已经先发制人,表现出强烈的“保卫存款”意识,将个人存款利率进行上浮。

  但是,各类型银行目前在北京地区均未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银行官方挂牌利率较基准存款利率上浮了两到三成,不少分、支行网点在总行挂牌利率的基础上还有上浮,但利率未现“一浮至顶”。整体而言,城商行及股份制银行利率要高于国有大行。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中,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这些银行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为2.25%,较基准利率上浮12.5%,不过,记者走访各大银行网点发现,建行和工行部分网点挂出了新的利率,较总行报价更高,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4%,较基准利率上浮20%。工行的工作人员还表示,存款金额达100万元以上,利率则还可以上浮30%。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部分网点挂出的利率更高,一年期存款利率达2.6%,较基准利率上浮30%。

  交通银行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交行整存整取的利率与总行挂出的基准利率相同,所有支行都还没有更多变化。”记者注意到,交通银行将定期存款利率确定为一年2.25%,两年2.75%,三年3.25%,一年期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2.5%。

  相对而言,股份制银行则表现平静。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为2.5%,较基准利率上浮25%,招商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则为2.25%,较基准利率上浮12.5%。城市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将利率“一浮到顶”进行到底。包商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均在2.8%-2.9%之间,较基准利率上浮近45%(与50%的上浮最高限最为接近),也是目前《证券日报》记者看到的最高存款利率。而杭州银行一年定存利率为2.7%,宁波银行为2.65%、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为2.58%,整体上都不算太高。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各家银行不再向以前那么冲动了,未出现“顶格”上浮的现象,可能也是在观望其他银行。

  利率差别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进一步放开,将定价权更多地交还给银行,不同银行存款利息将产生差别。未来居民存款货比三家将成为常态,这是否会导致“存款搬家”现象的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降息其实同时也是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重要部分,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从监管部门到行业研究人员,都希望利率呈现差异化,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降息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各家银行利率“步履一致”并不是央行所希望看到的,如果说央行规定利率最高上浮1.5倍,银行都上浮1.5倍,这也并不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每个银行都要根据自己经营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银行间的竞争除了利率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竞争,比如银行的服务、资金的安全等。

  同时,所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带来的风险对各大银行提出了严峻挑战。降息之后,由于基准利率下降,客户对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要求会提高,银行对存款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民众而言,由于各家银行调整后的利率仍存在差异,选择将资金存入哪家银行,将直接影响其存款收益。 

  由于息差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息差收窄的压力已在银行业一季报中有所体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436亿元,同比增长3.73%,和去年同期15.94%的增速相比,下滑12.2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存款差异化定价将成为常态。“从资产端看,虽然贷款利率上限已放开,但上浮空间有限,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即便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银行也不会大幅提升存款利率,增加负债端成本。”

  “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间的利率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不同档期之间的利率也会越来越灵活。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