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2只分级基金下折 金融类分级一枝独秀

2015年07月13日 08:47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周A股市场可谓是波动剧烈,大起大落。上周一迎来前一周末IPO暂缓和央行[微博]将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等多项重磅利好,开盘1108只股票涨停,结果高开低走,收盘时有927只股票跌停。周二市场恐慌情绪依旧,收盘也是1751只股票跌停,晚间1350只股票公告停牌。周三依旧延续前几日弱势,收盘916只股跌停。周四市场上演V型反转,收盘1286只股票涨停,三大股指期货联袂涨停。周五市场依旧强势,收盘1320只股票涨停。同时两融余额上周再次骤降4500亿元,跌至1.4万亿元左右,显示了股市去杠杆化比较明显。截至2015年7月10日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877.80点,全周上涨5.18%,振幅达到16.32%;深成指收于12038.15点,全周下跌1.70%;沪深300指数收于4106.56点,全周上涨5.68%;中小板指数收于8001.47点,全周下跌0.83%;创业板指数收于2535.89点,全周下跌2.66%。

  金融类分级基金表现强悍

  从分级基金跟踪指数来看,本周表现最好的行业指数是高铁产业、中证银行、中证800金融、中证金融和中证800证保,分别上涨12.50%、11.83%、10.40%、9.34%和8.77%,表现最好的宽基指数是上证50、中证100、等权90、沪深300和沪深300成长,分别上涨12.24%、10.27%、6.76%、5.68%和5.31%。

  从市场交易情况看,上周所有被动股票型A类份额日均成交额为142亿元,一周成交额超过710亿元,相对前一周的413.54亿元大幅上升。从上周成交额排名前20只优先份额来看,平均隐含收益率(考虑下期降息因素)为6.22%,相对前一周的6.20%上升了2个bp,平均折价率为13.63%。

  上周所有被动股票型B类份额的日均成交额达到230亿元,一周成交额达1150亿元,相对前周的1135亿元小幅上升。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创业B、网金B、金融B、上证50B和银行股B,涨幅分别为37.1%、15.5%、14.9%、12.9%和12.8%。从基金份额净流入来看,上周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易方达上证50分级和富国国企改革分级基金分别净流入约20.5亿份、7.9亿份和7.0亿份,位居前列。

  “踩雷”分级B损失惨重

  由于股市接连暴跌,上周共有22只分级基金触发下折。向下折算是当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低于0.250元(少数为0.45元)时,将触发分级基金向下不定期折算阀值,其目的是保护分级A的本金及约定收益。同时,分级B的杠杆会恢复至初始水平(通常2倍)。

  在股市加速下跌的情况下,分级B的价格跌幅往往会滞后其净值的下降(价格有涨跌停制度),因此分级B在此情况下往往出现高溢价。若在下折基准日买入当日有高溢价的分级B,收盘后会以收盘的分级B的净值进行向下折算,因此在下折后会瞬间亏掉溢价部分,给当日高溢价买入分级B的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举个例子来说,折算基准日某B的净值为0.25元,其收盘价为0.5元,对于当日以收盘价买入的投资者将造成50%的损失,折算后投资者的损失回补额度取决于后市分级B的表现。上周四股市迎来V型大反弹,已触发下折的具有高溢价率的分级B纷纷打开跌停板,很多不明情况的投资者纷纷买入,总共成交额达到46亿元。我们假设当日买入已触发下折具有高溢价率分级B的亏损比例为50%,则当日买入已触发下折的分级B的投资者总共损失高达23亿元。

  下折潮中分级A投资机会凸显

  当分级B触发下折,在下折基准日,分级A净值超过分级B净值折算成母基金份额。母基金,分级A,分级B的净值均调整为1元。分级A下折流程为T日触发日触发折算,T+1日基准日继续交易,T+2折算日停牌,T+3复牌日恢复交易。

  在下折基准日买入分级A可以获得一定的下折收益。以某分级A举例说明,折算基准日分级B的净值为0.2元,分级A的净值为1.005元,大概约0.805的分级A折算成场内母基金份额,折算基准日分级A的收盘价为0.85元。折算前一份分级A的成本为0.85元,假设折算基准日后两日内标的指数不涨不跌,则折算后0.2份新分级A和0.805份母基金的资产总额为1.005元。当然净值调整为1元的新分级A开盘后可能会继续保持折价(开盘价为1元),假设开盘后分级A的交易价格为0.8元,参与该分级A的下折收益(考虑0.5%的赎回费)仍然超过10%。

  参与分级A下折获得的场内母基金份额可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一是若看好后续股市行情,母基金出现整体溢价时,可以选择当天进行拆分,次日卖出分级A和分级B。二是若当日母基金整体折价大于赎回费,便可对获得的场内母基金进行赎回。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