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私募博弈重组失败股逻辑:不怕“假摔”

2015年07月22日 08:46    来源: 证券时报    

  重组,这个词一直以来都频繁出现在A股市场上,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一旦上市公司跟重组沾边,都会被看做是毫无疑问的金矿。特别是2014年新一轮牛市启动以来,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异常火热,涉及互联网金融、医疗、军工、环保等概念的重组公司在复牌后果股价常常迎来连续涨停。

  不过,业内一位资深私募炒家陈飞(化名)在跟记者的交流中表示,不少此前披露重组计划的个股在本轮A股大调整前公布重组失败,由于指数的强劲上涨,原本跌停的预期一致转向补涨。不过,由于6月中旬以来的行情巨震,不少重组失败个股被非理性的情绪覆盖,大部分个股股价都持续下跌,出现“假摔”,而且摔的很惨。随着本轮触底反弹的开始,同时考虑到补涨逻辑和未来继续筹划重组的预期仍然存在,重组失败股的投资机会将显现。

  三类重组最具赚钱效应

  深圳一位专注于重组股的私募炒家此前在2014年以来,多次发起了专门针对重组概念的私募基金产品。在他看来,尽管A股近期经历了惨痛的调整,但他坚持认为,A股将继续上演轰轰烈烈的重组并购浪潮。一方面是由于牛市的大环境还在,重组的市场氛围良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行业整合及国企改革的深化,重组并购将成为这些举措最直接的动力。

  重组概念中,哪几类概念最具赚钱效应呢?陈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以行业转型为目的的重组并购首当其冲。例如原本从事乳制品生产的 皇氏集团 在2014年发布收购兼并预案,拟通过收购御嘉影视100%的股权,进军影视新兴行业;原本依赖于运营商、主营增速下滑的 朗玛信息 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完成了对广州启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进军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领域。

  其次,外延并购式重组的吸金效应也非常强。特别是传媒、互联网应用、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行业的对外延扩张的欲望最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创业板龙头的 蓝色光标 和 华谊兄弟 ,由于自身在行业内具备先发优势,利用资本市场给予的高估值进行产业并购扩大规模和市占率,由此再刺激公司股价上涨。

  产业资本海外并购也是近年来兴起的重组方式。陈飞称,在A股此前的牛市行情中,海外并购还是少数,但这一轮行情中,由于人民币持续多年的升值和国际化战略预期,国内的产业资本将资金伸向海外,利用人民币的汇率优势和公司的高估值频繁购买海外资产。例如 南京新百 在2014年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了英国百货公司大部分股权, 深天马 也于2014年发布预案收购瑞萨电子欧洲事业部100%的股权,拓展公司在欧洲的业务战略。

  在陈飞看来,在牛市行情中,这三类重组是比较“接地气”的,其他重组比如借壳、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由于预期最为充分,加之大部分的重组公司是国企,这类重组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比较难把握。

  重组失败股不怕“假摔”

  根据 兴业证券 研究所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A股市场宣布终止资产重组的公司共计有60余家,自复牌以来,平均绝对收益超过100%,相对上证综指收益率63%,跑赢大盘的概率高达85%。也就是说,重组失败股虽然遭遇了“失败”的负面事件,但股价往往并未受到时冲击,甚至大幅跑赢同行和大盘指数。

  重组失败股为什么表现如此良好?陈飞分析,一方面是由于牛市环境下长时间停牌的补涨逻辑。另一方面,这些股票复牌后的上涨很多是由于之前市场对公司的资本运作意图存在预期差。停牌重组暴露了公司的意图,资本运作终止后市场开始认识到相应标的的重组潜力和预期,使得资金提前涌入进行布局。

  陈飞进一步补充认为,有部分个股宣布终止并购重组前已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在被证监会[微博]叫停或由于其他因素重组终止后可能短期内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放到中期来看,这种短期内重组预期落空恐慌性的抛售可能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买点。加上本轮A股的大调整,股价进一步下挫,但不要拍“假摔”,未来调整到位后很可能会重新“爬起来”。

  典型案例当属 江泉实业 ,该公司2014年6月重组停牌,9月披露美容院资产注入预案,股价连续涨停。今年3月,公司终止重组,股价遭遇连续跌停后很快股价开始反弹。今年5月底,公司再次宣布重大事项停牌。目前,该公司躲过了6月以来的大跌,复牌之后的走势令市场遐想。

  记者选取了今年5月份宣布终止重组而复牌的10家上市公司为例,在经历本轮A股大调整后,10家公司中仍然有8家实现上涨,但涨幅普遍不大,而 南通锻压 和深天地则大幅下跌超过40%。但如果考虑到这10只个股的停牌时间周期,按照陈飞的观点,补涨的逻辑和牛市行情如果还存在,这10只个股当前的股价和涨幅是存在修复空间的。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