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特力A巨震 尾盘直线拉升20%

2015年09月24日 20:34    来源: 中金在线     佚名

  特力A全天巨震,早盘一度冲击涨停,随后冲高回落,临近尾盘,一度逼近跌停,但随后直线拉升,幅度达20%,截止发稿,该股报价50.16元,涨幅9.74%,换手率19.19%。

  自7月初监管层出手维稳市场后,特力A就呈现暴涨暴跌的走势,成为整个市场最“妖”的股票。其股价从7月初的不足10元暴涨至8月中旬的超过50元,涨幅超过四倍。但随后在一个月内又跌回20元下方,跌幅超过60%。而9月中旬以来,尽管大盘一直围绕3100点反复震荡,但特力A恢复单边上扬的凶猛走势,已连续录得8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过110%。

  交易所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游资成为特力A暴涨暴跌的幕后推手。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华泰证券重庆上清寺路营业部、齐鲁证券宁波江东北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常州东横街营业部以及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等知名游资聚集的营业部轮番出现在龙虎榜的前几位。

  公开资料显示,特力A的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相关分析指出,从某种意义上看,特力A的频频动作称得上深圳国资改革的一个缩影,由过去的聚焦主业到如今的转型升级,在新一轮深圳国资改革中,或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延伸阅读】

  “妖股”特力A重出江湖 谁在主导

  时隔一个月,“妖股”重出江湖,本次反弹背后的推手究竟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特力A全称为深圳市特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为深圳最早成立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身贴地方国企改革的标签,每逢国企改革风起,特力A总会重回风口。

  9月13日,市场期待已久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终于出炉。虽然第二天国资改革指数以5.87%的跌幅来冷淡回应这一重大利好,但特力A却就此开启了新的一轮反弹行情。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同时也发现,9月16日、9月17日以及9月21日,特力A连续都发布了股价异动交易公告,称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没有应披露却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那么究竟是谁在爆炒特力A?通过龙虎榜数据或可以一探究竟。过去6个交易日中,特力A五次登上龙虎榜,游资轮番接力,成为炒作特力A的主力。

  9月14日,特力A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为著名的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当日该营业部买入3521.81万元,次日又追加买入1550.27万元。仅周三休息一天之后,9月17日和9月18日,特力A再度光顾龙虎榜,而此次炒作的游资主力却换了一拨。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换为华泰证券宁波柳汀街证券营业部,9月17日该营业部买入2569.41万元,占总成交比例高达17.12%;9月18日买入的主力则是一个机构席位,买入1708.88万元。9月21日,特力A又上龙虎榜,华泰证券重庆上清寺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最大,为1928.39万元。

  实际上,特力A似乎始终是游资的“心头好”。在上一波反弹中,齐鲁证券深圳吉祥路证券营业部是7月中旬的炒作主力,到8月接力的则是中信证券武汉徐东大街证券营业部。

  “特力A首先是有国企改革的概念,所以容易作为概念股被炒作。但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流通市值比较小。”一位游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在特力A股价仅为每股18.51元时,流通市值仅33亿元,“有概念,盘子小,炒作起来就很容易。特力A这种票不是靠基本面支撑的。”该人士如是直言。

  警惕市场操纵

  特力A中报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30.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04万元,同比增长38.56%;基本每股收益0.0296元,公司营业收入的下滑主要源自于其在汽车销售领域业绩的不佳。数据显示,汽车贸易占据了特力A主营收入的66.65%,而汽车销售收入却因受深圳市汽车限购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51.14%。

  “这段时间大盘明显的特征就是热点分散,主题概念板块一个个轮流表现。只要热点还有,游资就会抓住短线机会去炒,所以特力A这样的股票就会特别出挑。”上述游资人士说。

  统计显示,8月17日至9月21日,上证指数区间跌幅为20.40%;创业板指下跌22.25%,但仍有60只股票实现区间上涨。这其中旗滨集团、皖江物流、高新发展和锦江投资等个股涨幅都超过了20%。“这些股票基本都背靠概念主题,盘子不大,很容易成为游资的目标。”上述游资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9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发布会上对上述5宗案件进行通报。昨日《人民日报》又刊文,明确解释了“新型市场操纵”的特点。在监管层重拳打击操纵市场案件的背景下,妖股背后的资金力量或成为监管盯防的重点。(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