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评论:“零利率陷阱”中的美联储何时加息?

2015年10月27日 08:03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美联储上一次上调利率,是在9年前的2006年。当时美联储内部的想法是美国经济终于足够健康,借贷成本应该回到更“正常”的水平,使得未来通胀保持在2%的水平。

  而过去6年多来,美联储非但推出了几次量化宽松(QE),而且基准利率接近零,以此来振兴美国经济。如今,美联储虽然退出了QE,可依然保持了近零的基准利率。今年9月,美联储结束会议后,依然宣布利率保持不变。

  然而,美联储接近零的基准利率的政策,并没有达到所期待的通胀水平。与此相反,如今美国通胀率跌至2008年以来的新低点。今年以来美国通胀率最高也只有0.2%,4月为负的0.2%,9月份仅录得了零(2014年为1.6%)。这些在经济学上可定为通缩了。

  此外,低利率造成了欧美高债务的水平(包括中国),近期许多大公司都在裁员,尤其是金融业。比如,眼下美国的失业率已下降到5.1%,但是劳动参与率也下滑至10年来最低。

  这说明美联储已经陷入了“零利率陷阱”。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原本失业率和通胀水平应该成负相关——通胀率向上(美联储希望保持在2%的水平),失业率向下(尽可能降低在6%以下)。然而美国目前的低通胀(甚至通缩)以及实际失业率依然高企(新增的工作也多半只是低质工作)的现象,令美联储在年底之前,很难做出升息的决策。

  无论美联储今年是否升息,一般投资者应该认清他们往往对美联储在利率决策上的几个误区。

  首先,人们认为美联储直接控制着所有利率。事实上美联储直接控制的是联邦利率。联邦利率是银行间为了维持法定最低储备金,而进行的隔夜拆款利率。该利率的变化会影响短期利率,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和浮动贷款利率。对取决于资金供需、增长和10年公债,以及30年贷款等长期利率影响不大。

  其次,联邦利率应该维持在低位,以便刺激消费支出和提振经济。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平衡的消费支出和个人储蓄,对健康的经济很重要,不能只为了刺激消费,就牺牲存款或债券投资人的权益。举例来说,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高达70%。在萧条期间,消费需求可因消费者的信心,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而被推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在经济复苏的初期,贡献经济的主力不是消费支出,而是企业生产、资本形成和建厂需求的增加。

  而在经济下滑期间,消费支出的增加可以提振经济,但高储蓄率却可在经济持稳后注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一旦消费者过度消费,便会导致储蓄不足和潜在投资资金不够,进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反之,如果消费者过度储蓄,经济将呈现停滞。

  此外,一旦央行加息,经济增长将下滑。但实际情况是,升息是防止经济过热的必要手段。驱动利率涨跌的供需面因素,主要是通胀和货币政策。当经济显示强劲改善的讯号,央行觉得有必要升息以防止通胀飙升。而且高利率可遏制金融泡沫,使资金流入基础建设和发展新科技等具有生产力的产业。利率太低也会损害存款户权益,特别会让退休族减少收入。

  最后的误区是,高利率不利于债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短期债券受影响的程度远高于长期债券。当然,利率、通胀预期和债券价格息息相关,升息会伤害债券价格,但短期债券 (3~6个月)和长期债券受影响的程度却不相同。长期债券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来自通胀预期和投资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认知。如果债券投资人认为通胀将会攀高,长期债券的价格,就将因未来现金的购买力减少而下跌。

  那么美联储究竟何时会加息?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前改变。而笔者认为,美联储今年不会加息,最有可能在明年美国出现通胀迹象时才会加息。(作者陈思进,系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