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双11”股价不升反降 投资者对阿里“钱景”态度谨慎

2015年11月13日 07:2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侯云龙

  “双11”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意义非凡。去年的“双11”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消费者的强悍实力,而投资者也用真金白银给予回报,阿里巴巴的股票顺势冲上120美元的高点。但在今年的“双11”期间,阿里巴巴的股价却在下跌,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利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对‘双11’已经有了预期,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双11’很可能透支了消费者很长时间的购买力。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近期遭遇的假货指责也表示出担忧。目前国外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全面国际化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阿里的国际化战略就已浮出水面。今年的“双11”,阿里则直接打出了“全球狂欢节”大旗,以此来向外界展示阿里国际化业务的成果。除了帮助中国消费者购买国际产品外,阿里还将帮助国外商家在中国寻找商业机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现有国内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巨大的全球市场机遇巨大,因此阿里才会积极地、持续地推动全球化战略。

  纪源资本合伙人童士豪认为,相较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对阿里而言更具吸引力。“阿里销售额国际化部分不到20%,如果能做到60%、70%是国际化,阿里会比现在的规模大5倍。”童士豪这样预测。

  另有市场分析指出,目前沃尔玛等国际连锁商超中的大多数商品来自中国,而阿里这样的公司有能力代替沃尔玛,将中国商品直接销售给海外消费者。

  今年6月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美国阐述公司全球化战略时表示,阿里计划在五年内成为全球首家销售超万亿美元的公司,并希望阿里来自中国以外的收入超过50%,而现在这个比例仅有4%;国际企业不仅可以通过阿里平台进入中国销售,还可以利用阿里平台向其他地区销售,这将构成阿里全球业务收入的一部分。

  转型数据服务

  在大多数消费者,甚至投资者的印象中,阿里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从阿里目前涉及的业务来看,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子商务”这一范畴。目前,阿里旗下业务除了有强势的电子商务外,还涵盖了物流、金融、云计算、影视娱乐、医疗服务等诸多领域,以交易信息为基础的“数据服务”业务,已雏形初现。

  事实上,阿里在近期已经多次透露出了上述信息。10月8日,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出公开信表示,用GMV(商品交易总额)来衡量阿里的业绩以及预测其业务前景已不太合适。“很多人把我们和其他电商公司混为一谈,并因此用我们的GMV增长率作为对我们模式的评判标准。实际上,狭义的电子商务仅仅是今天阿里巴巴集团战略的一部分,我们追求的是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协同的商业基础设施平台。”

  马云介绍,截至2015年6月底,阿里共有34000名员工,其中,专门从事“中国零售市场”与GMV有关的员工数仅不到一万人,这部分员工支撑了接近3万亿元的交易额,占了中国零售消费总额的9%,人均支撑3亿元,展现了极高的运营效率;除了电子商务,阿里约半数的员工以及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和菜鸟,从事着具备重大战略意义的新业务,包括物流、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等业务,以及十年后基于数据技术的健康和数字娱乐业务,“我们称之为‘double H’产业,Health and Happiness”。

  市场人士认为,马云此前已经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数据服务”这一概念以及相应的服务形态,上述公开信则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的前期运作,阿里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展以交易信息为基础的“数据服务”业务的能力,并开始朝这一方向快速转型。

  投资者态度谨慎

  尽管“国际化”和“数据服务”让阿里的发展前景充满想象力。但目前投资者,特别是国外投资者对阿里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却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阿里在美国市场的股价起伏就是说明。去年9月19日,阿里正式登陆纽交所,并以250亿美元融资额创下全球史上最大规模IPO纪录。上市初期,阿里股价受到投资者追捧,去年11月股价一度攀高至每股120美元,创下其股价纪录。但随后阿里股价一路下滑,并于今年8月跌破发行价每股68美元,并一度跌至每股57.20美元的52周最低水平。近期,美国股市整体向好,阿里股价企稳,目前股价维持在每股75美元左右,但和去年11月每股120美元的高点相比,股价跌幅已超过35%。

  多数华尔街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投资者出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认为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增速可能出现减缓,进而影响阿里未来的增速;另一方面,阿里上市以来通过大举收购等方式,进入包括医疗健康、影视娱乐在内的全新业务,这令投资者担忧,多元发展的阿里在这些新业务上,未必能取得预想的成功,并有可能影响其原有主业。

  此外,国外投资者对阿里的诸多新业务并不了解,也不理解其与阿里目前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今年下半年以来,《财富》等美国媒体就对阿里众多新业务的可行性提出了疑问,而《巴伦周刊》则更是质疑阿里业绩存在造假嫌疑,未来股价有可能继续下跌50%。还有不少投资者还表示,阿里目前正在大力推进O2O业务,并在这一领域却大量投入,但这一业务是否能为其带来巨大收益目前还很难判断。

  美国投资者theStreet.com分析文章指出,美国投资者对阿里前景的不确定,主要是不了解中国市场。目前,多数美国投资者都用亚马逊作为阿里在美国市场的对标企业,因此只要阿里展开的业务和亚马逊类似,就会得到投资者的信任;反之,就会产生怀疑和担忧。但美国和中国的电子商务从市场环境到用户习惯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阿里从事的一些新业务,特别是O2O业务,并不能得到美国投资者的理解。而事实上,O2O业务在中国除了深受用户支持外,还拥有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拥有较为直观和健康的商业模式,并可以带来直接的现金流。

  美国投资者网站MarketWatch.com认为,阿里很难通过马云等高管的公开信等方式说服投资者,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所以,今年的“双11”是阿里向外展示其“国际化”和“数据服务”业务成果的时候。未来阿里还需要通过展示不断提高的业务收入和业务占比,来说明其“国际化”和“数据服务”业务的可行性和前景。否则,投资者仍会对其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双11”股价不升反降 投资者对阿里“钱景”态度谨慎

2015-11-13 07: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