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公司股价跌破1元 2公司齐发终止上市风险提示
随着两市壳资源价值被重估,部分经营较差的上市公司在今年1月份就遇到了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局面。
1月22日,*ST成城和*ST环球双双发布公告称,因股价跌破1元,提示终止上市风险。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9家上市公司股价低于1元。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法、注册制、退市新规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正在打造“宽进宽出”的证券市场新秩序,业绩差的公司保壳越来越难,壳的价值也越来越低,“养壳炒壳”“炒小炒差”现象大幅减少将是必然趋势。
9家公司股价跌破面值
日前,*ST成城和*ST环球双双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跌破1元,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
*ST成城在公告中称,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正常,公司正在努力稳定并改善公司经营的基本面,为后续经营提供保障。公司董事会将密切关注公司当前股票价格走势,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T环球也发布公告称,1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0.96元/股,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除这2家公司外,还有多家公司股价持续走低,引发投资者担忧。据同花顺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9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元。
“注册制和退市新规共同打造了证券市场宽进宽出的新机制。这种市场机制将优质公司沉淀在市场内,劣质公司被淘汰出局,会使证券市场更具投资价值。不过,任何改革都会带来短期的阵痛,投资者需要尽快更新投资理念,才能在改革大局中享受红利。”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炒小炒差现象减少
此前,由于保壳需求,每逢岁末年初,在“炒壳”“炒差”“赌重组”的心态下,许多投资者会对ST股情有独钟。不过,随着部分公司股票因跌破1元面值被终止上市后,这种现象开始有所转变。
深交所最新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深市实施重大资产重组78单,累计交易金额3483亿元(不含配套募资),其中重组上市交易实施5单。从标的估值看,“养壳炒壳”“炒小炒差”现象大幅减少,资产平均增值率为243%。
对于这种现象,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首先,从投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资质对一些地方来说仍属于稀缺资源,不能排除在退市前发生资产重组的可能。其次,不少投资者的投机性仍然很强,会下注来赌资产重组以博取超额收益。目前壳的生意难度确实被抬高了,但还没到高不可攀的地步。”
“此外,壳资源的价值是相对于需求而言,虽然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极大缓解了部分企业的上市需求,但非科创行业上市仍需要排队。因此,仍有一些公司存在借壳上市的需求,只是比过去大大缓解了。即使是全面推行注册制后,也仍然会存在借壳的交易。”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 桂小笋
(责任编辑:蒋柠潞)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