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司应完善治理结构浑水摸鱼资本要清出

2016年07月07日 07:12    来源: 京华时报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系主任,兼任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张远忠: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商务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北京贵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曾代理多起证券市场股民证券维权案件。

水皮:资本市场知名人士,著名财经评论家,央视特邀财经评论员。

 

  代表作品包括《猴市》《谁在左右中国股市》《谁在鱼肉中国股市》等。“水皮杂谈”文风犀利幽默、观察细致入微、评论入木三分,其系列杂谈“中国股市的十万个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股市现实版《呐喊》”,其人也被誉为“股市鲁迅”。

  霸屏半年的万科股权之争并没有随着万科股票复牌而缓和,三国杀剧情反而愈演愈烈。股东多方缠斗数个回合尚未分出高下,局面之混乱前所未有,从而也引发了市场对这场被称为A股史上最精彩“宫斗”的反思,国内企业在公司治理和制度上存在漏洞和缺陷等问题不断暴露,“野蛮人”举牌现象频发,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乱局?                     

  □背景

  “野蛮人”入侵带来纷扰

  连日来,“宝能系”逼宫万科高潮迭起。与之相似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遭遇资本偷袭的案例不在少数,中植系、银泰系、中绒系、安邦系等几大派系屡屡出手,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不欢而散,还有一些新晋派系也在跃跃欲试。万科不是第一家被资本入侵的企业,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家。

  事实上,在“宝万之争”大戏演绎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今年以来也曾出现多家上市公司遭遇资本入侵的案例。虽然过程不及宝万之争如此极端,但精彩程度也毫不逊色。

  以*ST亚星为例,在几经波折、连续举牌之后,闻名A股市场的资本玩家宋晓明对*ST亚星的持股超越北京光耀东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完成了资本对实业的又一次“入侵”,不过,未来能否坐稳还是悬念。

  此外,康达尔的股权之争也上演了拉锯战,在持续了近一年之后,目前战火已上升到“对簿公堂”的阶段;而新华百货股权争夺大战历时逾一年,过程也是跌宕起伏,最终闹上最高法院,公司定增方案也现“流产”,导致两败俱伤。

  除此之外,*ST新梅等公司也都曾陷入股权之争,经过多轮交战,局面才得以缓解,*ST新梅公司高层降低姿态,和入侵方“开南账户组”握手言和。

  据了解,在“宝万之争”爆发之后,因为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中国宝安、多氟多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开始未雨绸缪,纷纷修订公司章程,增设反恶意并购条款,以此来提前预防控制权旁落野蛮人。以中国宝安为例,在6月29日召开的中国宝安股东大会上,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获得了通过,从而将“金色降落伞”和“驱鲨剂”两项反恶意并购条款写入了中国宝安的公司章程。

  □对话

  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局面失控

  京华时报:宝能系逼宫万科霸屏逾半年之久,这场被称为A股史上最精彩的内斗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董登新:在A股市场上,此次爆发的万科股权之争,确实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案例。以前并购一方和被并购一方,要么双方好说好散,要么一拍即合。而此次算是比较特殊的案例,一方志在必得,而另一方百般阻挠,个中原因较为复杂。

  归根结底,还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独立董事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不足等原因导致。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我们市场不变的规则,无论是并购方、被并购方或是股东,都应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水皮:由于万科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容易成为资本举牌目标。再加上万科的品牌效应不可复制,如果能控制万科,宝能就能很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导致如今局面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相应的制度改革和政策没有及时跟上,这也是治理架构和政策指引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暴露的一个体现。事实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类似股权分散的案例。

  并购前提是不能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京华时报:宝万之间的资本博弈还在继续,未来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所谓的野蛮人入侵?

  董登新:只要相关行为符合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不违法违规,这种所谓的野蛮人入侵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这种股权之争,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谁是谁非。

  与此同时,如果相关行为超出了法律法规的范畴,或者相应的底线,从维护公司经营稳定的角度出发,上市公司大股东有责任和义务向这种市场行为,即所谓的野蛮人入侵说不。对相关的行为应该回归到一种契约的法律规定上来处置,不应该来自于过度的情绪上的干预或是管理层方面的干预。但前提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相关制度要完善。

  水皮:需要强调的是,万科和宝能的事件属于个案。所谓的野蛮人也不一定是坏人,并购并没有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之分,只要是并购多半是寻求控制权,一切遵从法律就可以实行。但前提必须是公开透明,不能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无论结局如何,这都将是中国公司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相关公司应以此为戒,尤其是目前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

  将浑水摸鱼的资本清出市场

  京华时报:多个派系的资本入侵对上市公司的利弊体现在哪些方面?

  董登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确实发生了一系列的举牌事件,从呈现的结果来看,短期的利益和长远目标,以及举牌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很难评判。

  不排除一些举牌的最终目的是捞取短期利益,以获得股权的方式来获取收益,甚至将上市公司拖垮,这种举牌应坚决予以取缔。但如果举牌一方的出发点是为上市公司长远利益打算,并且制定了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这种举牌行为对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

  水皮:目前的并购市场确实鱼龙混杂,很难判断哪些是投机,哪些并购志在长远。

  一方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还是应该有一定的界限,例如眼下新兴的保险系这么大规模地举牌上市公司,需要好好研究,边界在哪里,究竟是作为财务投资者还是要做职业控股,未来金融风险和产业的风险过度关联,对上市公司安全或构成威胁,都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彻底将浑水摸鱼的资本清出市场。

  上市公司应制定反收购措施

  京华时报:上市公司和监管层在制度方面应做哪些改善?

  张远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设置好反收购条款。“宝万之争”之所以从一种正常收购与反收购行为演变到如今的双方剑拔弩张,就是并没有采取必要和及时的措施,包括修改公司章程条款,制定各种反收购措施。

  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管理层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挫败收购者收购本公司的行为。

  反收购具有以下特征:反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核心在于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防收购者收购的事前措施,一类是为阻止收购者收购成功的事后措施。

  董登新:对并购或是举牌的程序是否合法,包括并购的各个细节是否合规,在这方面,监管层有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应制度。

  水皮:监管层应制定好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界限。金融杠杆资金在上市公司并购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幅度、比例多少比较合适?杠杆加到产业资本里面风险巨大,是否有防火墙?后续都应进一步完善。

  管理层应扮演好依法管理的角色

  京华时报:监管层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董登新:管理层应扮演好依法管理的角色。一方面不能把手伸得太长,对公司的决策行为形成干预;另一方面应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水皮:监管层专业管理要有穿透力,要责任到位,不光要看到资金是否合法,还应该关注资金背后的来源等问题,巨额资金的真实来源和性质要查清楚,股权之争在某些方面触及了法律及监管规则的盲区,则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不应回避。规则的盲区是引发事件的导火索。

  京华时报记者敖晓波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