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岳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文件,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无论是“降杠杆”还是债转股,这两份文件字里行间都对资本市场给予了厚望。
首先,“降杠杆”、债转股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从“降杠杆”的主要途径来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这项措施中,资本市场有着很大的腾挪空间。混合所有制改革,“僵尸企业”退出,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兼并重组资金,这些手段都需要依托资本市场。兼并重组的方向包括同行业提高集中度、产业链延伸,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则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资本市场在这些方面的案例有很多。
“降杠杆”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中国的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高水平的上市公司治理标准决定着上市公司质量,是保障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A股市场近3000家上市公司均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它们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降杠杆的重任。
预计在首例债转股案例出现后,债转股的相关配套措施会快速跟进。在债转股的政策力度加大之后,资产证券化就会提速,二者形成合力就会为国企调整与改革创造机会。
其次,债转股和“降杠杆”都需要财税金融给予大力支持,并会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为了积极稳妥实现“降杠杆”的目标,货币政策还是应该做到松紧适度。如果过度宽松,会造成全社会的债务规模在高位继续攀升,“降杠杆”很难实现。如果过紧又可能使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同样不利于“降杠杆”。因此,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基本趋向,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为“降杠杆”营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
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称,为了支持积极稳妥“降杠杆”,支持债转股,财政部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降杠杆”、债转股的相关财税的配套政策,总体上是围绕着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降杠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激励企业来“降杠杆”。
因此,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会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则会致力于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这是“降杠杆”、债转股必不可少的政策环境。
最后,无论是降低企业杠杆率,还是推行债转股,资本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完全可依赖的平台。“降杠杆”、债转股的核心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助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而后者的发展则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提供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