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 A股两大“出血点”该如何堵住?
新华社记者 潘清、刘慧、孙飞
2016年再融资规模8倍于IPO,并创下历史新高,3600亿元减持额的同时“清仓式”减持频现。“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成为A股两大“出血点”,应该如何堵住?
“天量”再融资之下:A股承压惹担忧
进入2017年以来,A股持续弱势震荡,创业板指数更出现罕见“八连跌”,不少舆论把下跌归因于IPO常态化。与此同时,市场目光更聚焦“天量”再融资以及后续解禁减持的预期。
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IPO及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再融资规模创下历史之最。有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新股筹资规模为1476亿元。粗略统计,在“史上第一融资年”,以再融资方式增加的市场供给8倍于IPO。
事实上,相似的情形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演。有统计显示,2014年、2015年A股市场总体融资额分别为7490亿元和15215亿元,其中IPO占比分别为8.9%和10.4%。按此计算,最近三年再融资在A股融资总额中的平均占比高达九成以上。
“无论从整体还是单只平均募集额来看,市场所担忧的资金分流压力,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再融资整体规模偏大,以及后续解禁减持的担忧。”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说。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形式单一,大多偏好增发。“巨量增发似乎变成万能的巨额集资模式,最终却由股民买单。”董登新说,这种乱象必须整治。
野蛮减持背后:“弃船式”套现挑战底线
除了“天量”再融资,大量的减持成为A股身上的另一个“出血点”。
20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引发频频减持,大股东套现规模高达5000亿元。经历异常波动之后,监管层在2016年初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作出明确规定。但就在这个市场亟须休养生息的年份,减持规模仍达约3600亿元。
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者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合理减持,本无可厚非。但一年间,借道大宗交易规避相关监管的“过桥”减持频频发生,无视监管层三令五申的违规减持也绝非个案。形形色色的野蛮减持挑战着市场的承受能力,以及包括监管机构在内各方的底线。
尤其是约20家上市公司股东先后公布“清仓式”减持计划,不仅市场观感差,且负面影响大。
“本应与上市公司同舟共济的大股东,却纷纷选择减持甚至抛空手中的股份。这种‘弃船式’套现行为无疑消耗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市场的信心。”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仇彦英说。
步入2017年之后,A股市场或仍将面临减持困扰。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1030家公司的2028亿股限售股解禁,估算解禁市值高达约2.88万亿元。若按照2016年12%左右的公告减持比例推算,全年公告减持市值约达3400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相当规模的减持套现资金并未用于创业或再投资,而是选择消费、理财,或转移海外。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这不仅使资本市场“出血”不止,也令实体经济面临不断“失血”风险。
构建A股健康肌体 堵住“出血点”成当务之急
A股承担着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业内人士呼吁,面对“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带来的叠加冲击,监管层应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则,对再融资和减持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
一方面,以兼顾企业融资需求、市场承受力为前提,通过提高标准等方式适度放缓再融资节奏,以缓解后续再融资解禁后的减持压力。同时,及时披露未来一段时期再融资规模,加强对市场的预期引导。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相关政策,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完善IPO上市时减持政策和减持承诺。对大股东疯狂减持,特别是“清仓式”减持进行约束,对违规减持予以严惩。
值得注意的是,因发行主体要求低、透明度不足,作为再融资首选方式的定向增发暴露出过度融资,及机构间利益勾兑等诸多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新的规范政策也在酝酿之中。
加强监管一直是健康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2017年以来,金新农、汉王科技、金杯汽车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因违规减持而遭遇监管处罚,也显示出对大股东减持行为规范趋严的态势。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有赖于资本市场健康的肌体。对于年轻的A股而言,完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重建新陈代谢机能之外,堵住疯狂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