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万亿的再融资、1381亿的首发融资,A股上市公司融资额不断攀登高峰的同时,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也日益增加。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闲置资金也成为上市公司费劲心思的一件事儿。
这不,在辞旧迎新之际,众多上市公司就与普通投资者一样,利用手中闲置资金屡屡购买理财产品,仅2016年12月30日当天,就有近50家上市公司斥资43.1亿元购入理财产品。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近年颇为常见。上市公司临时公告中也经常出现“XX公司关于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XX公司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进展公告”等类似公告。
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各类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私募、信托、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总金额达7268.7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较上年增长23%、39%。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共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金额高达7628.76亿元,其中有11家公司认购金额在60亿以上,排名前两位的是中国神华和新湖中宝,2016年两家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额都超过了200亿,分别为310亿和231.96亿元。
其中,中国神华分别在2016年12月23日、26日、28日,接连与建行北京市分行、工行北京东城支行签订理财产品购买协议,以公司自有资金购买上限额度达330亿元的理财产品,目前已经累计购买310亿元。产品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期限90天,年化收益率在3.3%左右。
而这一行为也引发诸多议论:
一方面,中国神华委托理财的累计金额已经超过了股东净资产的10%,需要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但在2016年12月28日交易进行之前,中国神华并没有召开董事会对相关交易进行审议,而是在2017年1月3日以书面审议方式形成决议,对相关交易进行批准和追认,可谓“先斩后奏”。
另一方面,短期内签约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但与此同时公司对外投资现金流出却减少,似有“脱实入虚”之嫌。
除中国神华外,理财产品单笔认购金额较大的还有中国动力。2016年9月14日 公司公告称,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和主营业务发展、保证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最高额度不超过80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具体而言,80亿资金购买了两大产品,一是7天通知存款,资金为30亿元,预期收益率为央行基准 利率上浮 48%;另一种为中信理财之共赢 利率结构16772期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购买金额50亿元,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20%或3.70%。
其理由通常是这样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公司收益。
啥叫闲置资金?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主要包括闲置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前者又包括闲置的计划性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其中超募资金属于计划外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从2016年情况看,7628.76亿元理财产品认购额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达58%、42%,同时使用两项资金的仅有二十余亿。
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直接关系,该指引适度放宽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范围。而在该指引发布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能使用募集资金。事实上,也正是在2012年之后,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
简单逻辑来看,上市公司拿点闲钱来赚点小钱,似乎理所当然,但也有观点认为,公司上市融资后募集的资金没有用于投入公司运作,推进公司业绩增长,而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原因:理财产品获利或许高于上市公司主业盈利。
有消息称,近期监管层正在研究针对再融资相关政策,特别是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不投入经营生产,而是购买银行理财的情况或将从严管理。华创债券团队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买理财路径将受阻,对企业经营生产影响不大,但会减少银行理财资金来源。
华创债券团队认为,过去两年企业购买理财的速度不断增加,究其原因,融资成本与门槛不断降低,理财收益率依然保持刚性,银行理财牺牲掉自己的息差收益为企业提供套利机会,可能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为上市公司理财的大头,银行理财产品在公开的上市公司理财产品投资额中占比高达72%,绝对不容忽视。
那么哪些银行理财产品最受上市公司欢迎?记者统计发现,在逾5500亿元的上市公司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中,交通银行是最大赢家。
2016年,上市公司一共认购了745.45亿元的交通银行理财产品,其他排名靠前的还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中则以浦发银行、北京银行较为突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分别达到356.45亿元、185.74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上市公司偏向于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中,1个月到3个月认购额占比高达44%,期限在半年以内的理财产品认购额占比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