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按兵不动”,美股集体收跌,英伟达跌逾4%

2025-01-30 08:16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30日电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截至收盘,道指跌0.31%,报44713.52点;标普500指数跌0.47%,报6039.31点;纳指跌0.51%,报19632.32点。

     

来源:Wind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07%。英伟达跌逾4%,特斯拉跌逾2%,微软跌逾1%;谷歌、脸书、苹果上涨。

  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2024年四季度实现营收257.1亿美元,市场预期271.5亿美元,上年同期251.67亿美元。净利润23.17亿美元,市场预期22.41亿美元,上年同期79.28亿美元。

  微软2025财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96亿美元,市场预期688.4亿美元,上年同期620.2亿美元。净利润241.08亿美元,市场预期233.8亿美元,上年同期218.7亿美元。

  Meta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营收483.85亿美元,市场预期469.9亿美元,上年同期401.11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预计为395亿至4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总支出将在1140亿至1190亿美元之间。

  芯片股多数活跃,阿斯麦涨逾4%,迈威尔科技、超威半导体涨逾2%,科天半导体、应用材料涨逾1%。

  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15%。老虎证券跌逾5%,路特斯科技跌逾4%,好未来跌逾4%,挚文集团跌逾3%,哔哩哔哩跌逾3%。硕迪生物涨逾7%,世纪互联涨逾3%,万国数据涨逾3%,亚玛芬体育涨逾2%。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厚为)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联储“按兵不动”,美股集体收跌,英伟达跌逾4%

2025年01月30日 08:16    来源: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30日电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截至收盘,道指跌0.31%,报44713.52点;标普500指数跌0.47%,报6039.31点;纳指跌0.51%,报19632.32点。

     

来源:Wind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07%。英伟达跌逾4%,特斯拉跌逾2%,微软跌逾1%;谷歌、脸书、苹果上涨。

  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2024年四季度实现营收257.1亿美元,市场预期271.5亿美元,上年同期251.67亿美元。净利润23.17亿美元,市场预期22.41亿美元,上年同期79.28亿美元。

  微软2025财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96亿美元,市场预期688.4亿美元,上年同期620.2亿美元。净利润241.08亿美元,市场预期233.8亿美元,上年同期218.7亿美元。

  Meta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营收483.85亿美元,市场预期469.9亿美元,上年同期401.11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预计为395亿至418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总支出将在1140亿至1190亿美元之间。

  芯片股多数活跃,阿斯麦涨逾4%,迈威尔科技、超威半导体涨逾2%,科天半导体、应用材料涨逾1%。

  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15%。老虎证券跌逾5%,路特斯科技跌逾4%,好未来跌逾4%,挚文集团跌逾3%,哔哩哔哩跌逾3%。硕迪生物涨逾7%,世纪互联涨逾3%,万国数据涨逾3%,亚玛芬体育涨逾2%。

  宏观消息面上,美联储公布利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至4.5%不变。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首次暂停降息。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声明删除“通胀朝着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市场降息预期回撤。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需匆忙调整货币政策立场,通胀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偏高。他还称,美国经济仍然总体强劲;美联储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方面仍有运行空间。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全年仅将降息两次,但通胀率,尤其是核心通胀率已进入下行通道。综合通胀数据和经济增长需求来看,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可能超过2次,最终降息次数仍取决于通胀下降通道是否稳定。

(责任编辑:张厚为)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