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份的CPI数据出台,8.7%的涨幅超出了绝大多数分析人士的预测。尽管如此,我们注意到沪综指在一度下探后便返身向上,而H股市场也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表明投资者将2月份CPI大幅走高看作是最后利空因素之一。此外,近期大量热钱继续进入中国,对股票、房价的正面推动将是显而易见的。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尽管近期A股市场风声鹤唳,但投资者不要过于担忧,因为当空头在说故事时,市场机会往往已在孕育中,4000点左右有较大可能终结此次调整。
对于A股市场不用过于忧虑
目前A股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创出新高,但笔者反而认为,现在倒不用过于忧虑了。一方面,股价下跌引发的估值水平大幅回落,已经将大部分可能发生的上市公司负面信息反映到了股价上。另一方面,目前的情形与去年下半年正好形成一个反差。去年下半年,笔者非常忧虑高估值的A股市场可能出现调整,11月份认为A股已经进入新的运行趋势,沪综指调整幅度可能达到30%,甚至更高。当时,认同这一观点的人非常少;而现在,笔者认为沪综指在4000点结束调整的几率在80%,另有较小的概率去见3600点。这一观点同样在现在难以获得认同。
那为什么说,对A股市场不用过于忧虑呢?首先,笔者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认为在上市公司盈利出现倒退之前,A股不会出现熊市。上市公司市值在每股收益上扬的基础上,还有上涨的空间。此外,近期笔者一直认为,H股指数已经见底了。我们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高管大量回购本公司股份,看出市场整体已经处在低估的水平上。那么,A股的情况怎样呢?笔者认为,大盘蓝筹股基本到位了。目前,人寿、平安、招行、中铁等股票的A、H股差价在10%左右。笔者记得以前出现这一状况是在2005年,当时正是出现了这一状况,引发了很多H股投资者回到A股市场。现在,这一局面重新出现了,投资者在A股市场可以买到相对廉价,而且发展前景很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从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A股大盘蓝筹股已基本见底,在其推动下沪综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
地产业调整制约银行股反弹力度
笔者近期的忧虑主要集中在地产业的风险可能向银行过渡这方面。而就证券市场而言,地产、银行是两个重要的领头板块。笔者对地产业的中期前景仍保持谨慎;而银行股能否独善其身,其关键还在于要防止地产调整的负面效应向银行业传导。一方面,此次地产业“拐点”之后的调整过程,可能难以在半年内结束,而在此之前出现的地产股反弹,大多可视之为技术性的反弹,其主要的方向可能还是以调整为主;另一方面,从2008年的信贷政策来看,与地产业关联紧密的银行个贷业务增幅可能也将出现相应的“拐点”,这对上市银行2008年的收益会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严控地产发展商贷款,一方面会加速地产业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会对银行本身的贷款业务形成一定影响。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银行紧缩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可能加剧地产业的调整;而地产业的加速调整又会通过地产销售量的萎缩和售价的下跌,反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业务和资产质量。这种恶性循环会否在未来出现,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在这一情况出现之前,我们对于银行股的前景还是保持了谨慎的乐观态度。但地产业的调整始终会对银行股出现更大幅度反弹形成制约,从而影响市场整体的反弹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