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股市 > 皮海洲 > 正文
 
股权激励掀业绩风暴还是造假风暴?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1月04日 13:24
皮海洲
    一度被国资委“卡位”的央企终于没有抵挡住股权激励的诱惑,并于日前被宝钢股份撕开了一个口子。日前,宝钢股份正式发布公告,推出了由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订、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这是国资委公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首家正式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这不仅意味着央企的股权激励终于拉开了序幕,同时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央企股权激励计划向我们走来。

    为什么要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冠冕堂皇的说法是股权激励能调动上市公司高管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正因如此,不仅一家家企业以调动企业骨干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的名义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甚至在二级市场上,一些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如近期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宝钢股份、有研硅股、青岛海尔等,方案公布前后,股价均出现大幅上升,甚至涨停。为此,有媒体认为,股权激励将掀起上市公司的业绩风暴,甚至称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基业常青的定海神针。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真的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吗?对此,笔者是表示怀疑的。因为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TCL集团。可以说,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TCL集团是较早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甚至在管理层还没有推出股权激励制度的情况下,该公司就率先吃螃蟹了。为了激发公司高管们的积极性,特别是为了调动TCL通讯主要负责人万明坚及一帮业务骨干的积极性,TCL集团甚至在2004年初刚刚完成整体上市后不久,就冒股市之大不韪,又于当年9月把TCL通讯分拆到香港上市。然而,实践表明,TCL通讯的股权激励并没有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不仅TCL通讯及TCL集团在上市的当年就出现了巨额的亏损,而且就连TCL通讯的总经理万明坚及其手下的一帮人也都弃TCL集团而去,最后投奔到了长虹,投奔到了赵勇的麾下。可见TCL的股权激励,不仅提高不了公司的效益,调动不了高管的积极性,甚至就连高管的人都留不住,所谓的股权激励不过只是给该公司的高管们一次装肥自己荷包的机会。

    也有相反的例子,那就是没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也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的例子。如韦尔奇和艾柯卡。韦尔奇从1980年接任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到2000年退休,一共在通用电气担任了20年的“高管”,他在20年中把通用电气的市值由300亿美元扩展到5000亿美元。但他离开通用电气的时候,通用电气并不是他的。艾柯卡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克莱斯勒发生经营危机,濒临破产,于是便请艾柯卡来重组,最后得以起死回生。但艾柯卡只拿自己该拿的薪水,却没有把克莱斯勒占为己有。可见,即便是没有股权激励,韦尔奇和艾柯卡同样都干得很出色。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拥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企业搞好这是他们的职业道德所在。

    正是基于上面两个不同的例子,把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寄托在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上,这将是一件很危害的事情。实际上,对于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单位骨干来说,他们目前所拿的高额工资与巨额奖金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优厚待遇,这本身上就包含有一种激励因素,但他们仍然不能满足于个人的欲望,得陇望蜀,这样的一些高管,他们又哪里是把精力放在搞好企业上了呢?就算真的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也很难促进企业效益出现实质性的提高。比如,把实施股权激励的门槛定得很低,或者就只是一般的水平上。如某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2005年到2007年度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指标分别为不低于2.5%、4.5%、6%,这样的考核指标甚至还低于其前几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因此,这样的股权激励又如何能够起到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的效果呢,还不如干脆说是为公司高管谋利益。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上升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宏观形势大好,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的上升。虽然不排除在上市公司的高管中,有少数的能人存在,但总体说来,这些高管仍然还是凡夫俗子,并且与韦尔奇和艾柯卡相比甚至还是缺少职业道德的(不搞股权激励就没有积极性、搞股权激励才有积极性,这就是缺少职业道德的最好表现),这些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创造出什么奇迹来的。所以,企业效益的好坏,更多地是靠天吃饭,靠政策吃饭。所以,这类企业即便是效益上升,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由行业的景气度决定的。二是造假,人为地调控利润。比如,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前,人为地压低企业的利润,留待以后的年度来反映;或者干脆就虚增效益。试想一下,在股权激励的方案里,我们的某些上市公司甚至都能准确地预测出原本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各项效益指标,这不通过做帐的方式来达到目标行吗?实际上,在股权激励面前,就是美国安然这样的大公司也出现为了利益的需要而造假的丑闻,何况是在法制建设并不健全的我国证券市场里呢?在不涉及到上市公司高管利益的情况下,股市里尚且各种造假的事情不断发生;而一旦又与股权激励沾上了边,直接涉及到上市公司高管的利益得失,因此,作为这些原本在职业道德上存在某种问题的高管们又如何能够置之事外呢?所以,股权激励将来到底是掀业绩风暴还是造假风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