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是如何被"假设"出来的? 水皮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首页 > 股市频道 > 水皮 > 正文
 
首富是如何被"假设"出来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9月01日 09:22


    账能这么算吗?

    伊利股改当天,伊利老总就已经被媒体算计过一回,当时的身价只有6000万,而今天,6000万又变成了2.24亿。4月26日,水皮在杂谈中写下“伊利老总的财富合不合法?”一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开发表,4个月后,找出来一看,并没有过时,不如转录在此,以飨读者。

    伊利老总的财富合不合法?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纸上富贵,而股市就是这么一个创造梦想的地方。

    2006年4月25日,是一个黑色星期一,这一天虽然上证指数仅仅下跌了6个点,但是下跌个股和上涨个股之比达到32∶1,并且有39多只股票达到了跌停;

    2006年4月25日,又是一个红色的星期一,因为这一天虽然上证指数下跌了6个点,虽然下跌个股远超过上涨个股,但是成交量达到了468亿的天量,31只股票涨停,而当日复牌的G伊利,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2.86%,盘中最高冲至18元,而收盘前G伊利才17.85元。

    G伊利的暴涨,让伊利的市值增加了20个亿,为伊利的投资者的账面带来了至少27%的增值(以除权前最高价18.98元计算),但是这些都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引起媒体关注的是“伊利复牌4小时,伊利老总进账6000万”。

    伊利老总的“一夜暴富”,既让人羡慕又让人泛酸,于是就出现了对比。郑俊怀因为挪用1650万而身陷囹圄,而郑俊怀的后者则不费吹灰之力却收获了6000万的财富。

    这样的联想不可避免,这样的对比却不客观。

    郑俊怀案的性质实际上是化公为私,曲线M BO,法院指控已经考虑到郑俊怀对于伊利的贡献,因此避重就轻,从宽处置。而伊利老总的财富则来自于伊利股改之后的股权激励,来自于市场投资者对伊利前景的认同,因此,这6000万与其说是过度分配所得,不如说是市场给伊利老总定出的身价。

    那么这6000万究竟是真金白银还是纸上富贵呢?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