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的证券市场令越来越多的券商迸发出上市冲动。前段时间,长江证券被传欲借壳东湖高新实现上市;最近,广发证券又与延边公路等多家上市公司传出可能联姻的消息……屈指算来,已有中金、光大、东方、海通、长江、华泰、国元等多家券商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中透露了上市计划。
上市条件初步具备
“监管层已发出支持证券公司上市的明确信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从事证券业研究多年的资深研究员梁静博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券商成为上市公司,一直是监管部门的政策重点。2005年出台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方案》指出,要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解决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问题,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最近,证监会机构部有关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表示:“证监会继续鼓励一批优秀券商着手IPO、借壳上市的工作。”
“券商上市的愿望由来已久。毕竟,券商通过发行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已是全球性趋势。在美国排名前10位的投资银行无一例外均是上市公司。”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只不过在现今行业复苏的背景下,这种冲动变得更加强烈了。”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随着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加快以及证券行业综合治理显现成效,行业系统性风险已基本释放完毕、基本制度建设日趋完备,证券公司经营环境已有根本改观,未来行业业绩将明显改善;同时,以创新试点为代表的一批证券公司资产质量高,并已形成持续盈利能力,他们的业绩将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善而增长,已初步具备上市条件。
中信证券的榜样效应
上市对券商的好处究竟有多大?中信证券这些年逆势崛起,为那些未上市券商树立了榜样:通过上市,中信证券的资本实力明显提升,使之能够在行业低迷时进行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积蓄能量。去年9月,中信证券联手建银投资,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全面接管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几乎同时,中信宣布出资7.8亿元收购金通证券;今年1月,中信证券又打响券商境外并购第一枪:出资3.8亿港元收购中信资本市场控股公司旗下3家子公司。
5月9日,中信证券宣布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亿股(含5亿股)的新股,预计融资额将达40亿元左右。此次非定向增发后,中信证券的自营规模、资产管理规模和承销规模等都会大大提高,这将进一步拉大与国内其他券商之间的距离,凸现中信证券的龙头地位。
中信证券的上市,也令其股东的原始投资得到极大增值。按照5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其原始法人股东的财富已增值10倍以上。
上市高潮在2007年
虽然借壳和IPO都是券商上市的可能选择,但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认为,近年券商上市将以借壳为主。理由是:由于行业已连续4年亏损,使得多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难以达到IPO的要求,即使部分公司能够达到要求,但因为股本规模庞大,凭借2005年的盈利水平难以获得理想的发行价格。
报告同时指出,券商借壳上市的理想壳资源应至少满足“壳的负债、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以及股权投资较少;在业务上或股权上与券商有密切联系;股权关系简单;壳资源的净资产规模与券商基本匹配”等条件。
哪些券商有望上市?根据国泰君安梁静的研究结果,就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因素来看,广发、东方、招商以及光大等券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若考虑到上市的准备情况、大股东的支持力度等,则是广发、长江、光大等较为领先。“具备创新类资格将是上市的必要条件。盈利能力强、准备充分的券商将最有可能率先上市,尤其是那些具有借壳和IPO两种选择的创新类券商。”
梁静认为,目前整个证券行业还处于转折关头,创新试点券商的盈利能力要到今年以后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目前市场上金融类上市公司稀缺、券商借壳上市也有较大难度。退一步讲,券商上市除自身素质外,还要受到市场和监管等方面的制约。因而,对于绝大多数欲上市的券商而言,未来一两年是夯实利润基数、为上市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今年可能会有少数券商通过并购等途径实现上市,但券商上市的高潮要等到2007年前后。”梁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