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预期挥之不去 债市结构性分化进一步确立 债券滚动报道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紧缩预期挥之不去 债市结构性分化进一步确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4日 09:55
蔡文媛

    一方面资金宽裕难以改变,另一方面紧缩预期挥之不去,债市结构性分化进一步确立。


    本周财政部延迟发行第13期7年期国债,国开行也对下周两期短债的发行计划进行了调整,显示出了发行主体对加息后市场利率异动的担忧。在资金面宽裕和紧缩预期的共同作用下,市场结构性分化的局面将进一步确立,中长端收益率面临着较大的上行压力。明日发行的农发行5年期金融债收益率值得关注。

    资金宽裕VS紧缩预期

    从本周一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来看,加息对中短债的冲击作用短暂并且轻微。周二一年期央票的发行收益率较加息前仅小幅上行9.51个基点。银行间市场在资金面支撑下,大量涌现的买盘迅速止住了利率上行的趋势。

    从流动性过剩的源头来看,贸易顺差依然较高、热钱流入的趋势不改,新的基础货币被动大量投放,大量到期的央行票据也自动地向市场输入流动性,这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大大削弱了数量型工具的效用。对于存款类机构来说,信贷(含票据融资业务)和债券业务是其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在信贷业务受限、投资渠道缺乏的情况下,资金囤积于债市是其无奈而又必然的选择。资金宽裕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持续,这对银行间债市形成坚实的支撑作用。

    现阶段,与资金充裕格局形影相随的是未来紧缩预期。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准备金率、定向央票等,发改委、银监会、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各项措施,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行政调控多方合力,及时遏制经济过热的趋势。上述措施有望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拉低M2和信贷增速。此外,定向票据和差别准备金率政策已经形成了较强的震慑作用,不少存款类机构面临着“有钱不敢放”的局面,这对信贷增长将形成有效的压制。

    但是,在基础货币大量投放、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受利益驱动作用,信贷投放的动力依然较强。因此,未来经济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宏观调控仍将持续,挥之不去的紧缩预期将对债市形成制约。

    结构性分化进一步确立

    当前,不少机构流动性过多,面临较大的资金运作压力,在债券收益率上行的过程中,主流机构加快了逐步增持中短债券的步伐。这也同样体现出主流机构对未来紧缩预期仍心存担忧,因而回避了对长债的配置。

    对于长期债券,尤其是企业债,继续加息预期、CPI上行压力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拉高其收益率。另外,由于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受限,在长期资产的配置上,存款类机构投向贷款更加有利可图,对长债的需求有所减弱。

    对于一年定存浮息债,基准利率的上调、加息预期的存在使其价值凸现,7年期利差由前期的80BP-90BP迅速下降至当前的60BP-70BP,周五农发行5年期浮息债的发行情况将进一步确认市场对未来加息预期的强弱。而由于目前收益率已较短债收益率高出许多,7天回购基准浮息债的利差也由90BP回落至80BP。

    综合来看,资金宽裕因素在中短债的走势上起到主导因素,而紧缩预期则更多地作用于长期债券。目前,长债尚未调整到位。投资者宜缩短久期,及时把握市场机会,适时进行波段操作。

 
来源:新华社-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