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市评论 > 正文
 
12月份债市有望温和上涨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05日 12:58
胡航宇 韩冬 林璟
    12月份,在政策面和资金面的支撑下,债市有望维持温和上涨的态势。而中期债由于前期跌幅较深,预计将成为未来市场反弹的焦点。

    CPI走势将比较平缓

    从2006年1-10月份的CPI走势来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是处在一个温和偏低的区间内运行。未来CPI的走势将受到M2的驱动。而央行控制货币信贷的政策将使M2的增长逐渐放缓,CPI来自货币供给方面的驱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对较小。

    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并存。通缩的压力来自于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进口价格下降。对于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供给过剩将会导致CPI有向下的压力,进口价格下降也对CPI产生相同的作用。而通胀的压力来自于资源类、服务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居住类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在年内CPI涨幅将处在两种力量的博弈当中,走势将比较平缓。我们下调全年的CPI涨幅预期至1.4%。

    央票利率上下两难

    12月份到期央票和正回购规模为2870亿,远高于11月份1690亿。基于目前短期利率已恢复到正常状态,再加上央行回笼资金的压力仍较大,央行有可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因此12月份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有可能较11月份明显增加。

    11月份,央票利率总体保持平稳,1年期央票利率继续保持在2.79%的水平,而3月期央票则小幅下跌4bp至2.46%的水平。从11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状况来看,1年期央票利率超过2.8%左右的水平是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短期内央票利率突破目前水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由于临近年底,商业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再加上12月份央行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所以央票利率的下降空间也基本被封死。总体而言,我们判断12月份央票利率将继续保持稳定。

     12月份债市有望温和上涨

    首先,从历史惯例来看,年底应该处于政策真空期,投资者心态会趋于稳定,这有利于市场保持强势。

    其次,从资金面来看,12月份市场流动性状况将较11月份明显宽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前已述及,公开市场操作到期资金规模较11月份明显增加;(2)12月份仅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就有3347亿元的债券到期,这将为债券注入新增资金;(3)考虑到年末,财政放款规模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2-2004年分别在1953、1646和4030亿的规模;进一步考虑到外汇占款规模,今年12月份外汇占款增长规模可能低于2004年12月份的5496.98亿,但是也会维持在3000亿左右。因此可以判断,相对于11月份,12月份资金面将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根据目前信息显示,在今年年底依然还有部分股票发行,其中也不乏大盘股,这可能会引发资金面的短暂性失衡,但是我们认为,IPO因素仅对市场资金结构产生影响,对于总量的影响甚微,而且在经过11月份的市场波动后,机构的成熟度将会明显提升,预计难以再度出现回购利率非理性快速上行的局面,因此也不必对IPO因素过分忧虑。

    总体而言,我们对12月份市场继续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市场将有望持续自11月底的趋势温和上涨。

    5-7年期品种将成反弹焦点

    根据上述分析,央票利率的上限已基本被封死,再加上银行间资金面逐渐宽裕,预计未来收益率曲线短端将呈现振荡下跌的态势。中期债券由于前期跌幅较深,目前收益率较提高准备金率前普遍上升10bp以上,预计将成为未来市场反弹的焦点。对于长期债券,我们继续坚持以往的观点,即投资者对CPI可基本不予考虑,年底前长期债券有望继续维持强势。

    11月份短期融资券的成交不够活跃,并且收益率上升幅度较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回购利率过高,使得短期品种利率倒挂;二是接近年底,不少机构缩小信用产品投资规模。预计12月份短融与央票的利差会略有缩小,建议投资者开始建仓。

    配置型投资者可继续将久期保持在5年左右。具体品种上,除短期融资券外,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7年期以上的国债、金融债以及企业债。此外,我们继续大力推荐长期企业债,目前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仍在80bp左右,我们判断未来可继续下跌至70bp左右,总体而言,10年期企业债收益率有望下降到3.5%-3.6%的水平,20年期企业债有望进一步下跌到3.7%的水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