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代国际贸易,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公平交换的成分要少了很多。而目前汇率争论是某些国家想分散风险的借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盯住欧元或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盯住一篮子货币会增加巨额成本
目前,官方宣布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汇率浮动的区间不能有效放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或将演变成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与实际是相违背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分散将会有效降低组合风险,成立前提是不同资产的同质性,显然基于各国政府信用的货币是不同质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国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成功经验是鲜见的,特别提款权的悄无声息的失败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类似的金银复本位制最后都转向单一本位。
其次统计表明盯住一篮子货币是所有汇率制度中最不稳的一个。郎咸平指出全世界167个国家在1970-1999的三十年间类似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国家有19.4%,在前十年,中十年和后十年的统计中,该比例由13.6%上升至27.1%而后跌至17.2%。
一旦盯住一篮子货币,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将很困难,企业决策、贸易投资成本将急剧增加。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作为三流货币的人民币还不会成为外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从而无论以任何外汇作为结算币种,都需要进行套期保值;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还很滞后,数年之内根本不可能满足上万亿美元这样巨大的需求,即使可以满足,按照交易成本增加1-5%计算,每年交易成本的增加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选择盯住欧元则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成熟外汇市场进行避险操作,对企业外贸影响较小,同时与欧元区贸易则不存在汇率风险。
总之一个最简单、最透明、最清楚并且是可控制的汇率制度是最好的选择,盯住一篮子货币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理论,否则特别提款权早就替代美元成为全球通货了。
与欧元渐行渐近是基本趋势
从诸多方面考察可以发现,人民币与欧元渐行渐近是基本趋势。中国的和平崛起势必改变全球格局,面对美国日益强烈的单边霸权主义,人民币汇率应该服从于独立自主的国家战略。
中欧不存在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中欧文明都灿烂悠久,双方都有愿望加强交流;双方都认同和追求多边主义外交政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接近的趋势;欧盟国家支持中国统一;欧盟十分重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技术转让壁垒远远少于美国;文化科技交流深入,中国在欧洲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欧盟是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扩大战略空间的重要力量,而美国是促成中国和欧盟更加接近的外部因素。因此人民币与欧元的渐行渐近是一个基本趋势。
盯住欧元或可阻止热钱流入
欧元是外汇市场上第二大交易货币,在全球每日1.9万亿美元外汇交易量中,欧元交易比重超过37%。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旦人民币选择盯住欧元,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将为之一变,将形成一个广阔的欧亚欧元汇率区,世界货币初现雏形。这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轻松击退热钱投机,有利于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有利于深化中欧战略合作,促进欧洲企业投资,有利于多边国际体系的形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美元的铸币税、削弱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美国单边主义和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转嫁国内问题,从而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崛起,为我国多争取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和平崛起意味着经济、货币方面的你争我夺将会更加激烈,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几十年辛苦积累的财富瞬间转移,经济金融危机都可以从财富转移的角度去理解。
特别是如果人民币选择盯住欧元,由于热钱一般用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投机中国的热钱就会面临双重汇率风险,即时波动的欧元/美元和欧元/人民币汇率风险,将大大增加投机成本。
欧元存在一些先天缺陷,但是有了人民币和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支持,必将大大增强欧元和人民币稳定性,符合中欧的双边战略利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如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俄罗斯也转向盯住欧元,中国周边的战略形态势必大有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