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巨额外汇储备五大关键问题 外汇滚动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厘清巨额外汇储备五大关键问题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17日 07:56
陈道富
 

    三、减少外汇储备的根本之道是要协调投资与储蓄比例、扩大内需

    应该指出的是,首先,减少外汇储备的根本之道,在于维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在于协调我国投资储蓄的比例,在于扩大国内消费,从流量上减少外汇储备增长。但应该看到,短期内实现我国投资与储蓄的平衡,从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不太现实。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变化的结果,反映着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这种失衡状态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为此,在继续加强有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藏汇于民”的有关措施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一些较为直接的政策,从存量和流量上,降低官方外汇储备的规模。

    其次,存量外汇储备的使用,如果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从而使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势头,从根本上解决外汇储备规模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看,当前我国储蓄相对于投资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三农领域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隐性财政缺口巨大。导致资金相对过剩,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则与金融市场的功能缺失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超过适度的外汇储备,而不用于解决经济结构失衡,提高金融市场功能,是巨大的浪费,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经济安全。

    四、使用外汇储备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其投资收益

    在当前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下,一方面,以较低收益形式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又是巨大浪费,超过维护金融安全需要的外汇储备应该且必须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由央行进行外汇储备的战略使用,提高其投资收益,存在一定的法律、操作问题,且与央行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的职能有一定的冲突。目前环境下,也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央行不得不发行巨额中央银行票据,对冲外汇储备增长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国际经验也表明,当一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一定规模后,往往开始重视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实现其战略意义,如新加坡、韩国等。

    为此,当前可考虑在维持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上外汇储备通行的管理模式,由财政部与央行共同使用外汇储备。

    具体而言,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在国内筹集人民币资金后,向人民银行购买外汇,取得的外汇主要用于解决国内战略性问题。即在利率较低的时期,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将部分外汇储备从央行手中转移到财政部账上。战略性问题的确定,可由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协商确定。近期可重点解决政府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包括医疗、养老、教育以及社会公平等问题,以及帮助解决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不良贷款处置等问题。

    外汇对冲,外汇储备的流动性管理等相关事宜,仍以人民银行为主进行。

    此外,可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外汇储备进一步划分为流动性管理与收益性管理两部分。其中,流动性管理部分可仍由外管局直接管理;收益性管理部分,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和)委托现有的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克服政府直接投资的局限。其资金来源,可部分来源于人行直接管理的外汇储备,部分来源于财政部管理的外汇储备,专职实现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

    这种管理体制,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部与央行的政策能力,共同实现外汇储备的对冲,减轻央行对冲压力。二是有利于培养财政部外汇管理的能力,进行必要的积累,为进一步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三是克服了央行外汇储备使用领域的法律限制,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范围,较容易实现经济战略目标。四是在人民币汇率敏感时期,避免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根本性变动,可能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这种管理模式,可能有人会担心引发一定的财政赤字。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财政部运用外汇进行投资部分,并不会产生赤字问题。产生赤字的,主要是消费掉的部分,规模并不大,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并不会产生大问题。其次,我国当前处于低利率时期,国内流动性充裕,通过财政发债并增加财政赤字的方式,解决制约我国长期发展的历史痼疾、瓶颈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民财富,最终降低财政赤字发生的可能。

    五、外汇储备使用应尽量以海外市场为主

    大部分人都认可,应进一步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实现币种的多元化。但对于外汇储备是否可用于解决中国发展中关键领域资金缺乏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议。

    除了对外汇储备能否用于战略目的质疑外,首先是外汇储备能否在国内使用的问题。在现有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国内使用,面临二次换汇问题。即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换取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又通过国内使用,再次向人民银行要求换取基础货币。也就是一笔外币资产,将在国内产生两次基础货币的投放,加剧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对此,一方面应尽可能将外汇储备用于海外市场,减少在国内使用的规模。外汇储备的海外使用,尤其是海外购买实物资产,可以增加我国商品等的供给,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要辩证分析二次换汇问题。如果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换取外汇,并将外汇在国内使用,并不会产生二次换汇问题。当然,这种方式等价于财政部直接发行国债使用,并不能协助央行实现对冲目的,可能在本质上没有意义。但如果这部分外汇并不需要,或者并不需要马上换成本币使用,则这种方式就有意义。中国大量的资金需求,并不是当期的资金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或有负债,或者是一种资本金需求,如社保资金的缺口,其真正的需求在未来,又如各类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是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这些资金在当期并不需要马上转化为人民币使用。实际上,央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货币投放问题,只是将这个问题在时间上往后延,等到需要额外投放基础货币的时期,自发解决。这些机构的资金需求,也实现了将当期的流动性问题在时间上重新配置的效果。

    因此,可以通过将外汇注资国内的机构(金融机构和实体机构),并由这些机构将这部分外汇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既解决了这些机构的历史问题,又提高了机构的稳健性,使其可在国内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其次,用于海外的外汇储备,涉及到海外市场的容量以及可能引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问题,如对世界原材料、能源市场价格的影响,引发能源安全讨论等。

    对此,一是中国对世界原材料、能源的影响,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因素。不论外汇储备如何使用,在长期上并不能改变这一影响。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外界对我们的指责,就放弃自己的利益。

    二是外汇储备的使用,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一矛盾。对此,一方面,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原材料、能源是发展方向,不必避讳,但在具体操作上,应把握时机与方式,减轻集中购买对国际市场造成的影响。同时,应注意借用外汇储备的使用,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另一方面,当前应将外汇储备主要用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对世界市场的冲击这一矛盾。操作上仍可通过入股国内的机构,或设立各类基金实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