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新乔:央行加息替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 外汇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首页 > 外汇新闻 > 正文
 
平新乔:央行加息替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9日 11:40
平新乔
    日本在几个月前才刚刚从“零利率”状态中挣扎出来。这个教训对中国应有警示作用。中国在过去的10多年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着,如果麦全龙的理论是有道理的,那么,10—15%的汇率升值幅度就会阻住中国工人工资(收入)的增长率!按同样的逻辑,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幅度为3.38%,则当前美中之间的3.38个百分点的利差就是均衡的;而事实恰恰是,在2005年7月21日至2006年7月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积升值3.8%,与上述利差相当。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呢?按公式(2),中国的利率就会走低。人所共知,汇率升值本来便含有紧缩效应,现在再加进货币利率走低的可能,这会不会使中国面临“流动性陷阱”呢?

    由此可见,2006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加息,这实质上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当然,事情也有另外一面,即加息会怂恿鼓励外资进入,这会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所抬头。但在短期,加息对升值压力的释放功能应是主要的。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灵活运用升值、加息与调节银行准备金率的多种工具,其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势头。

    参考文献:

    (1)M. Goldstein与 N. Lardy(2006年):“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Dilemm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2006), Vol. 96(2). pp. 422-426.

    (2) R. Mckinnon(2006年):“ China’s Exchange Rate Trap: Japan Redux?”,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2006), Vol. 96(2). pp. 427-431.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来源:中国经济学教育研究网
相关新闻
 ·沪上"金九银十"冷清开场 加息或将延长观望期 ·中行上半年净利增近三成 加息影响中性偏正面
 ·利率汇率权衡知轻重 利润高高在上加息难有作为 ·中国加息了 美国怎么办
 ·欧洲央行下次加息锁定10月 ·加息需要行政手段配合 货币市场利率出现见顶...
 ·央行加息:加剧流动性过剩 助涨资本品价格 ·央行再加息释放紧缩信号 宏观调控何去何从?
 ·央行进入加息周期: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加息后改选公积金房贷明显增多 未现提前还贷潮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