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弱型的“双基金经理”组合中,“强”的一方往往是基金的主导者,后者则处于辅助地位。
2007年7月,易方达基金公司将刘志奇从基金经理助理擢升为基金经理,使易基策略及二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基金经理制”基金。半年之后,即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易方达宣布,肖坚因负责专户理财,不再担任易方达策略及二号的基金经理,原基金经理刘志奇仍留任。
这仿佛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实行双基金经理制后,易基策略及其二号,没有因肖坚的离去而更换基金经理,只是“调整”而已。
然而,这并没有瞒天过海。一批肖坚的粉丝基民对基金的信心不再坚定。
“我肯定赎回。如果新的基金经理做得好,会考虑再买进,但现阶段,我就要赎回。”一位持有该基金3年的投资人态度坚决。
截至2007年12月20日,有102只基金实现双基金经理制,占基金总数的30.5%。
基金公司为何对双(多)基金经理制趋之若鹜,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
双基金经理制4模式
虽然肖坚辞去易方达策略基金及其二号的基金经理一职,在投资者间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并非每只双基金经理制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都会在同样程度上影响基金投资。
事实上,在“双基金经理制”的名义下,各公司的做法并不一致。
据了解,国内基金的“双基金经理制”至少存在4种不同模式,即平等型、强弱型、挂名型、主次型。
平等型
平等型“双基金经理制”,就是基金经理的资历基本相仿。这样的组合使两位基金经理可以同时发挥作用。
比较早实行“双基金经理制”的泰达荷银基金就较多采取这样的模式。旗下陈少平和梁辉两只老将共同管理效率优选基金。
强弱型
顾名思义,强弱型,即两位基金经理实力一强一弱。最典型就是肖坚与刘志奇的组合。
肖坚自2004年起担任易基策略基金经理,此前任基金科瑞的基金经理就表现出色。刘志奇是70年代后半期出生的“新生”,在2007年6月“转正”前,是易基策略的基金经理助理。这样一老一新、一强一弱的组合,明显是为了培养后备力量。
在强弱型的“双基金经理”组合中,“强”的一方往往是基金的主导者,后者则处于辅助地位。
挂名型
有时候,基金公司为了营销目的,吸引投资人购买基金,会把明星级的基金经理“挂名”在一些新基金旗下。
北京某家基金公司旗下一优秀基金经理,就一人挂在3只基金名下。这3只基金每只再配备另一位基金经理。
上海一位基金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挂名”现象,在基金业内并不鲜见,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投资人对基金的信心。
他指出,只要团队实力足够强大,这种“挂名型”基金,业绩并不一定不好。
主次型
主次型,即为基金经理配助理的模式。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双经理”,但本质类似,介乎于双基金经理和单基金经理制之间。
景顺长城是其中典型。该公司自2007年9月份起,给旗下每位基金经理配备一位基金经理助理。这样做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后备力量,万一基金经理离职,助理就可以补上。
对于这4种不同模式的“双基金经理制”,当基金经理离职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挂名型“双基金经理制”由于明星基金经理没有或者很少直接参与基金决策,即使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的投资也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具体多少,主要视公司实力而定。
平等型关系中,其中一位基金经理离职,另一位实力相当的基金经理也可以勉强维持大局,投资人只要对基金经理还信任,就不必太过恐慌。
强弱型关系,一旦实力较强的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影响较大。此时,基金接班人的能力,就是基金能否维持稳定性的关键。
主次型基金中的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影响自然较大。影响程度如何,同样视基金经理助理能力以及公司总体实力而定。
3问“双头管理”
实行“双基金经理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大规模基金,而且在基金经理离职情况下,维持基金投资风格的延续性,同时可以培养后备力量。
然而,“双基金经理理制”的出台,却引发一系列新问题。
第一问:管理更稳定?
理论上,“双基金经理制”比单一基金经理制更稳定,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基金经理一旦离职,新基金经理走马上任,投资风格可能就会大变样。在“双基金经理制”情况下,留下来的基金经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基金投资风格的延续性。然而,兼任现象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对“双基金经理制”这个功能打问号。
基金经理缺乏是当今基金业最大困扰。虽然许多公司高薪聘请,大力培养,但始终供不应求。
合格的基金经理一共就这么多,基金管理人由单打变双打了,各种兼任现象自然应运而生。
且不说兼任现象中,有哪些是真管理,哪些只是挂名,就算基金的确有优秀基金经理兼任,那该基金经理一旦离职,就会影响至少两只基金的投资。这样一来,不仅从统计上反映出来的基金经理变动更频繁,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也给人更不稳定的感觉。
第二问:投资更有效率?
“双打”是不是更有效率?好的“双打”组合,可以互补,减低个人因素给基金决策带来的影响。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个人发挥。
“投资有时是讲个性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在他看来,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基金经理,都是充分发挥了个性,才做得最好。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双打”并不能提高效率,有时候,给个性和实力都较强的基金经理配备另一位基金经理,反而制约原基金经理的发挥空间。
第三问:运作更“保险”?
理论上,“双打”比“单打”多一道防线,犯错机会应该比较少。事实上,近期曝光的负面事件中,双基金经理制基金,频频现身。
在上电转债事件中,5只基金其中2只就是双基金经理制;在伟星增发重复申购的乌龙事件中,3只基金中,有两只是双(多)基金经理制;另外,去年爆出“老鼠仓”的上投先锋成长也由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事实上,双(多)基金经理制实行后,基金经理之间如何分工,责任如何认定,一直不为业外知晓。
伟星增发“乌龙”事件的当事公司之一,华夏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周林林表示,华夏基金的模式,是每位基金经理分管部分基金,各自对自己和资金负责。她认为,在这样的分工模式下,基金经理的权责都很清晰,包括伟星增发事件,公司内部很清楚是谁的责任。
据北京一位基金经理介绍,双(多)基金经理制有多种情况,如果有主有次,分工会比较清晰。比如重要的投资决策由经验较多的“老将”决定,年轻的基金经理更多在于操作。如果基金经理之间关系比较平等,分工就很依赖基金经理之内的配合。这里面会比较复杂,矛盾也会更多。
他坦言,基金公司如果没有得当的管理机制和利益机制,双基金经理制,可能造成更多的混乱。
“双基金经理制”并不是内地的创新,在欧洲和中国香港,很多基金都由两个或以上的人负责。
在香港,一般基金需要2位基金经理负责管理,而且都是经验较丰富的基金经理。理由是假若其中一位放假,另一位都可以看守营运。
香港丰盛融资公司基金经理黄国英介绍,虽然基金由两个人负责,但决策通常都是其中一人作主力。他表示,由于投资是件较主观的事情,所以有一位基金经理作主力,对业绩应该比较好,至少可以避免双方争持不下。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那一般是将资金分为几份,由各人独立管理。
负面事件中涉及双(多)基金经理基金
基金公司
|
基金名称 |
涉及事件 |
基金经理 |
南方基金 |
南方高增长 |
上电转债 |
吕一凡、孙鲁闽(助理) |
泰达荷银基金 |
泰达荷银风险预算 |
上电转债 |
许杰、彭泳 |
华夏基金 |
华夏回报 |
伟星增发 |
胡建平、颜正华 |
汇添富基金 |
汇添富均衡 |
伟星增发 |
庞飒、欧阳沁春、苏竞 |
上头摩根基金 |
上投摩根先锋成长 |
老鼠仓 |
赵梓峰、唐建 |
来源:基金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