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只新基或引发"井喷" 弹升可期 关注两类蓝筹股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30只新基或引发"井喷" 弹升可期 关注两类蓝筹股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4月08日 09:20
    今年2月以来,每周均有新基金获批,目前已经达到30只新基金能否重燃蓝筹股激情

    虽然蓝筹股在昨日红色星期一的飚升走势中,其涨幅落后于中小市值品种,但蓝筹股中的银行股、石油化工股等个股的日K线图,均显示出他们在近期的反弹中,领先于中小市值以及大盘指数,如此看来,蓝筹股在未来走势中或有不错的表现。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密集基金发行能托起蓝筹吗?

    曾记得,在去年5.30行情之后,由于新基金的频频发行,使得蓝筹股爆发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弹升行情,一举将上证指数从3000余点推高至6124点。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去年三季度蓝筹股引导的大盘单边上升行情,与基金的密集发行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有意思的是,相关部门为了抑制蓝筹股泡沫的扩展,措施之一就是暂停股票型新基金的发行,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发行新基金对蓝筹股股价的影响力。

    巧合的是,近期新基金发行节奏再度提速。在今年2月以来,获批的新基金已经达到30只,且每周都有新基金获批。而统计资料显示,今年新获批的30只基金中,只有3只基金在3月份结束发行。而进入4月以来,约有10只新基金正在发行,还有17只等待发行。据此推测,4月份的新基金发行数量和待发总数,均创下新高。

    正由于此,难怪有分析人士认为,蓝筹股在近期的率先企稳走势与新基金密集发行存在着较大的关联。由此也进一步衍生出一个推论,密集新基金发行会否让蓝筹股重温去年三季度的美好时光?

    弹升可期旧梦难圆

    对此,笔者认为,蓝筹股可能难以重温当年的美好时光。一是因为目前新基金发行的频率虽然高于去年三季度,但发行的总量或将低于去年三季度。因为去年三季度的单只新基金往往能够募集100亿元,但目前单只新基金一般在50亿元左右。所以,资金的规模总量难以创新高,对蓝筹股涨升推动力将打折扣。对应的是,一大批蓝筹股在去年三季度末相继登陆A股市场,尤其是中国石油(601857)等蓝筹股,使得筹码供应量大增。而且,蓝筹股的大小非限售股解禁也是一个变相的扩容,从而使得当前A股市场的蓝筹股总量也高于去年三季度,所以,基金的推动力将有所下降。

    二是因为A股市场虽容易"健忘",但毕竟去年三季度的蓝筹股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市值损失压力才刚刚过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短期内各路资金对蓝筹股再度爆涨的危险认识仍然存在。如此,在蓝筹股弹升行情中,就会出现抛压渐次增强的特征,跟风买盘的力量也会大大削弱,所以,去年三季度的蓝筹股风光走势已缺乏足够的市场氛围。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去年三季度,基金等机构资金对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但随着CPI物价指数的高涨所带来的从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存在,上市公司业绩能否保持高速成长,已引起了基金等机构资金的担忧,既如此,蓝筹股的成长性预期也大大低于去年三季度,所以,这也抑制了蓝筹股的持续走强预期。

    不过,旧梦虽难圆,但中短线的反弹行情仍可期待。一是因为部分蓝筹股的一季度业绩仍有望超预期,比如说银行股、地产股,前者是因为实际税负降低以及2007年持续加息后的息差扩张所带来的业绩成长动能。后者是因为2007年报所透露出的庞大预收款,一旦在今年一季度结算收入,那么,一季度的业绩增速将超预期,从而牵引着蓝筹股股价重心的上移。

    二是因为部分蓝筹股在前期跌幅较大,短期内也的确存在反弹动能。比如说中国石油在短期内的跌幅已达到60%多,高点与低点的巨大落差有望形成反弹动能。类似个股机会也体现在保险股、银行股以及部分二三线蓝筹股中,这正好为新发行的基金积极配置提供了股价空间,也就有利于形成买盘力量,从而推动着蓝筹股股价的上涨。所以,这有利于蓝筹股弹升行情的延续。

    关注两类蓝筹股

    正由于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蓝筹股的投资机会。这主要有两类品种,一是跌幅较为猛烈且一季度业绩相对乐观的蓝筹股,主要是银行股中的中小市值品种,兴业银行(601166)、浦发银行(600000)等品种。

    二是二、三线蓝筹股,主要体现在化工、油运等上市公司中,因为未来的产能持续释放加上行业景气,未来的相对确定性成长预期较为强烈,有望成为新基金积极配置的品种。所以,兴化股份(002109)、沈阳化工(000698)、兴发集团(600141)、六国化工(600470)、新安股份(600596)、长航油运、招商轮船(601872)等品种可低吸持有。
来源: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