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
该投行未涉足太保引资交易
金文洪的回应,似乎廓清了“凯雷门”出台的真正背景。而所谓“知名投行”的身份以及“目的”,加之在此次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显得暧昧。
一位接近股东的知情人士称,所谓知名投行的有关太保人寿的评估报告系为该投行撰写后发给太保集团部分董事的,后流转到媒体手中。他指出,有关寿险公司的估值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该投行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在太保寿险引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或者达成某个交易。
尽管太保寿险董事长金文洪声称“尤其是一些投行,他的目的不一样,差异会更大。有些投行想和公司做生意,就先把公司报告得很好”。但这位接近股东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报告并非出自操办太保寿险引入外资过程中的任何一家中介机构,包括投行。
而金文洪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太保寿险引资工作聘请了世界上最顶尖机构,“我们请通能太平作精算顾问,请普华永道作审计,请金杜作法律顾问,请摩根大通作价值评估,还请了澳大利亚霍克公司作咨询公司。”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该报告的撰写者也根本没有忽略构成寿险公司估值关键因素的利差损因素。
他还透露,该投行并不仅仅在太保寿险估值问题上与太保管理层有重大分歧。
“凯雷门”事件
“凯雷门”事件指,此前有报道引述某著名投资银行的报告称,“凯雷外资财团的出价仅相当于太保寿险合理估值的35.9%”。
报道中,该投行的分析报告称按“上一年新单价值的7-9倍计算,太保寿险的估值应为118.6亿元至156.26亿元”,而凯雷对太保的实际估值仅为50亿元。
历时4年谈判后,2005年12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与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签署正式协议,双方以对等方式向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注资66亿人民币,凯雷联手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保德信”或PFI),以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太保寿险24.9%的股权。并购双方对于太保寿险的估值成为谈判的一个焦点。
上述投行数据显示,太保寿险2001至2004年之间的净资产均为负数。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太保寿险2001年净资产为负27.15亿元,2002年为负38.32亿元,2003年负39.74亿元,2004年高达负51.65亿元。并且,由于净资产为金额巨大的负数,实际上严重影响了太保寿险的内涵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