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月来40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
自2021年12月至今,为提振投资者信心,不少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出手自购旗下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0日,去年12月初以来已有40家基金公司进行了77次自购,净申购金额达到9.75亿元。此外,还有部分刚进入或即将进入发行阶段的新基金,也获得了公司或基金经理本人的自购。
从结构来看,近段时间的自购大多发生在权益类基金。Wind数据显示,在合计9.75亿元的净申购产品中,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自购金额分别为2.1亿元、3.03亿元和1.92亿元,占比分别为21.54%、31.08%、19.69%,还有部分自购品种为QDII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从单家公司自购规模来看,自去年12月至今,包括永赢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在内的19家基金公司自购超两次,区间申购金额最高的华夏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分别达到了1.4亿元和1.2亿元。有20家基金公司自购超过2000万元,39家自购金额超过1000万元。
此外,还有不少新发基金获得自购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据了解,正在发行中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其两位拟任基金经理李晓星、张萍将分别出资认购200万元、100万元;正在发行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公司研究总监陆彬携研究团队已认购600万元,而汇丰晋信管理团队(不含陆彬)已认购逾7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自购能够彰显行业及投资人对市场的信心,给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在基金发行市场不甚乐观时,“自购”也是营销卖点之一。不过,基金公司的自购产品并不一定都符合投资者风险偏好、投资条件,在选择产品时,更应关注市场的整体情况,切忌盲目跟风。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自购在2021年达到小高潮,全年公募自购规模创下2018年以来新纪录。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021年内共有98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合计460次,净申购额58.88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40%。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这一数据则分别为32.68亿元、28.68亿元和41.52亿元。
(责任编辑:关婧)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