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上海郊区发展“家庭农场”助民致富

2013年05月01日 15:15   来源:广州万隆   

    “五·一”劳动节期间,上海春意盎然,58岁的俞周峰穿着雨靴,背着除虫喷雾器,穿梭在及腰高的麦浪中。

    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同,俞周峰是上海松江区新浜镇一个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掌管着相当于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农田。

    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在美国等国家十分走俏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近年来在上海松江、浙江宁波、安徽郎溪、湖北武汉等地相继出现。2013年,“家庭农场”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

    与土地打了三四十年交道的“老”农民俞周峰,2008年开始变成“新型农民”:从种植自家5亩地,转变成承包逾94亩地的家庭农场,除了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还经营着可容纳约400头猪的猪场。

    俞周峰之所以能“掌管”如此大面积的农场,缘于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离开了土地,造成了“劳动力空洞”。以上海松江为例,近年来该区从事农业的农民占农村总劳动力不到一成。

    上海松江区自2007年开始启动一场变革种田模式的试验,集中土地,承包给家庭,让农民规模化种田并过上体面生活。截至2012年底,在上海松江(该区约占上海总面积的9.5%)这片家庭农场“试验田”上,已有1206户人经营家庭农场,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该区粮田面积的80%。

    当中新社记者来到俞周峰所在的家庭农场时,他和妻子高爱娟正在田间忙碌,“猪出栏,水稻、小麦都还没到收割的时候,现在算是比较淡的时节”。

    两口子把家安在了这个距上海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农场里,3室1厅板房,两间用作仓库,堆叠近200袋稻谷。厨房的显眼处,张贴着俞周峰在2008年松江区粮食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的奖状,以及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生产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俞周峰说,经营家庭农场,除了生产规模变大外,更重要的是实行统一管理(由区和镇农业部门提供现代农业设备并进行技术指导),“比如一旦出现死猪,要赶紧报告合作社兽医部门进行专业处理”。

    农场平日里主要靠俞周峰夫妇两人,农忙时雇上几名临时工人,虽然辛苦,一年下来两口子能有1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净收入,还算收入可观(2012年上海职工平均工资为5.63万元)。

    46岁的三峡移民郎永政几年前来到上海并经营家庭农场。他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几年,承包家庭农场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农场面积已从2008年刚开始的102亩,减少到目前的82亩。这位上海新农民说,家庭农场的承包户一般年龄都在50岁以上,自己在其中已算“年轻一族”。

    农村劳动力如何“接力”、土地流转有待规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家庭农场”这种新的土地经营方式若要走得远,这些问题都需解决。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