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远未见顶 超额利润将现六大趋势

2013年10月14日 14: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的转型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很迷茫,也很痛苦。

  很多投资者也会发现,一些曾经行之有效的投资理念、分析框架,正在失灵。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之快,让人们无所适从。有些很赚钱的公司,股价长期低迷;有些无业绩的公司,股价高得离谱。很多人都大呼看不懂,不知这是个错乱的时期,还是暗含了某种未来的趋势。正所谓“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

  在这种大势下,《价值线》杂志9月28日在浙江宁波主办了一场论坛,主题为“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浪潮下的资本新图”。国内投行精英、上市公司领袖与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行业精英汇聚一堂,激情对话,思想碰撞,共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的投资重构,共同寻找中国上市公司持续成长的动力源泉,共同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长期发展。这是一种试图拨云见日、发现规律与价值的努力。

  本期《价值线》特辑台湾文化大学教授邱毅、广发基金[微博]副总经理朱平和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的专访,以飨读者。

  未来超额利润将出现在六大趋势中

  《价值线》记者:杨玲

  ※邱毅

  出生于1956年5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后。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京城商业银行独立董事。曾任中国国民党第十八届第一任中央常务委员。

  每次出门都跟小孩打赌,会有30个美女上来索要签名的邱毅,果然一出机场就迅疾被人群认出。括风的暗蓝色夹克和磨旧牛仔裤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他说,要不是去年在天津摔了一跤,我状态会比现在还好啦。

  有段时间,他向往平静生活,跟媒体宣称,其实我比你们写得柔软很多。聊天之后,你很快发现,他的热情并没有退却,只是换进了另外的轨道。

  柔软重要的一部分源于父亲的角色。他是为小孩钢琴弹得很好,小儿子长到186CM而把骄傲写在脸上的父亲。他好像一下子就把过去对着话筒慷慨激昂的那一部分从身体里摘走了。他说,我不要他们为学业很努力,只想他们过得快乐。我不管他们考第几,我跟他们说,做你想做的事,实在不行,老爸养你。

  他爱看《潜伏》,更爱看《黎明之前》,宣称吴秀波是他最喜欢的演员。他攒了很多电影,但都来不及看。他忙着策划旅游园区、地产项目、生态项目、生物医疗项目,甚至高端幼儿园。

  但我问,那么你怎么会有时间跟精力同时做那么多的事?他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不能倒啊,一旦倒下来,会有多米诺股票效应……也许那声叹息才是真实的他自己。

  9月28日,在宁波由本刊主办的“2013中国高成长企业及投行领导人峰会”期间,记者对邱毅进行了独家专访。

  传统行业利润无几

  《价值线》:自本世纪以来,台湾经济转型进入瓶颈期,不仅产业转型升级困难,而且出口增长趋缓,投资衰退,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台湾经济结构深层次性弊端日渐暴露,近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产业与需求结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冲击下再陷困境,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15%。这样明显的经济发展放缓背景下,台湾社会各阶层有了怎样的变化?

  邱毅:过去30年,台湾地区的经济靠着投资布局与科学园区建制,开展了经济的黄金年代。但是在大陆改革开放、印度与东南亚加入竞逐、韩国倾全国之力急起直追之后,台湾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轴的经济体优势渐失,大部分传统行业在稳定发展了那么多年之后,经济资源配置运转到非常微利的状态。当你赚钱以后,有超额利润,模仿者、竞争者一定出现,所以你的超额利润就开始减少,如果你没有积极创新利润就到此结束。

  比如医疗行业,台湾实行“全民健保”,医疗业的利润就很微利,台湾的年轻人如今都不向往当医生了。再就是传媒行业,利润严重下滑,大家都感同身受,台湾地区的新闻系学生毕业之后,越来越少从事传媒业,大部分都跑去企业去做“公共关系”之类的职位了。

  跨行业整合是出路

  《价值线》:难道就这样眼看传统行业日渐凋零,而束手无策吗?

  邱毅:当然不。很多颓败产业又有机会起死回生,在于跟找到新的发展契机。夕阳产业A加上夕阳产业B,有可能等于朝阳产业C。比如LED行业,曾经在台湾红极一时,是高科技高利润的代表,但很快就没落了,吴宗宪的LED公司都破产了……但LED跟农业现在结合起来,反而又变成了最新兴的行业。如果用网络的高科技,用高科技控制它的湿度、温度,用LED作为植物工厂的日照,通过高科技严谨控制日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种苗厂把幼苗移过来,就可以在无毒室里面培育出青海、西藏的冬虫夏草,这是植物工厂,又叫城市农业,它叫绿金行业。它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城市农业、植物工厂跨领域的科技整合,甚至突破了大自然的限制。

  再比农业,农业在台湾早就不是支柱产业了,但是现在的趋势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出的“观光农业”再次成为热门行业,农业的新价值再度被开发出来了。

  有句话说,没有夕阳企业,只有夕阳行业。跨领域的科技整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取其他行业之所长放在你的行业里面,创造你这个行业的新的生命。

  未来的超额利润会出现在哪

  《价值线》:在您看来,经济调整之后,哪些行业会得到发展哪些行业又会不

  可避免的愈加衰退呢?

  邱毅:按照凯因斯有效需求的方程式,有效需求的GDP大概有四个部分构成:第一是消费,第二是投资,第三政府的支出,第四是进出口。2008年金融海啸使全球有效需求大幅度锐减,同时出口在萎缩,政府支出在减少,经济当然减速。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只有7.6%,去年第二季度是9.7%,很明显大幅度减速。换种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件好事,正好可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软着陆是必须做的,否则冲得太快难免有“致癌”的可能。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一定带着下一波高潮的来临。而下一波高潮的来临在哪里呢?你须能够准确的掌握它,从而可以找到你的制高点。先占领制高点的人才可能得到市场的超额利润。当一个知识已经变成公共资讯的时候就没有超额利润了,因为这个知识是每个人都会的东西。

  全球的发展有六个趋势:第一行业大洗牌,第二跨领域科技整合,第三消费者分众以及商业模式改变,第四老龄化时期来临,第五环保与精致生产时代来临,第六永续发展以及资源再利用。未来的超额利润都将出现在这六个趋势之中。

  在这六大发展趋势里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中国大陆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叫城镇化,有一次我在钓鱼台宾馆见到了李总理,我跟他说城镇化的目标必须锁定,把城镇化目标定位在健康城市,每年必须做健康城市的全国评比。如果健康城市是中国大陆城镇化的目标,那这时候在健康城市里面你做什么产业是被政策所鼓励的,做什么产业是顺风的,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在健康产业里面你为什么可以脱颖而出很明显你是一个健康企业,而在健康企业凭什么脱颖而出,因为你采取了健康策略。

  实体店的未来在于消费者体验

  《价值线》:我们都知道这是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传统商场比如沃尔玛在强劲发展了几十年之后,被互联网打击得如今利润严重下滑。大陆首富王健林前段时间也宣布调整未来万达广场的商业形态,大面积地削减了服装、鞋类的陈列面积,加大了餐饮、美容、美发等体验性消费在商业综合体中所占的比重。台湾地区的商业形态因此也发生了巨变吗?您认为,诸如沃尔玛这类实体店未来有可能消失吗?

  邱毅:虽然消费者越来越着迷于网络购物,但是这不代表实体店没有未来。现在的消费者不是过去的消费者,面临不确定的未来,消费决策势必比过去更精细,企业和商家必须花更大工夫才可以拉住消费者的心,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整个企业的商业模式、策略如果不随之改变,如果不创造出对产品、企业有利的差异化策略,你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势必要被淘汰。

  追求价格低廉的消费者是网购的目标顾客,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消费者。他们更看中的是消费体验,比如买书,我享受买书的过程,我喜欢在书店的感受,这就是台湾“诚品书店”所以存在,而且越来越好的理由。体验性消费是网购无法达到的领域。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特区”仍不自由

  《价值线》:能跟我们聊一聊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特区”吗?

  邱毅:我更看好上海的“自由经济贸易区”,未来必有大作为,但是对于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特区”,我没那么看好。

  理由之一是上海自贸区开放了一大批行业,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仅选择了智慧运筹、国际医疗、农业加值与产业合作等四项产业作为开放的试点,产业局限,连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金融”皆未纳入。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上海自贸区自规划到实施,有策略更有效率,台湾“自由经济示范特区”第一阶段虽然于8月8日上路,但第二阶段何时启动,还卡在台“立法院”的“马王政争”,实施过程也一路杂音不断,而且租税、劳工、环保等困难一如既往。

  现在是投资者估值很困难的时期

  《价值线》记者:卢锐

  ※朱平

  浙江大学物理系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曾任上海荣臣集团市场部经理、广发证券投行总部广州业务部副总经理、易方达基金[微博]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现为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见到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时,他还是新闻上那个短头发、黑镜框的形象,只是脸上有些疲惫。在公众眼里,他是个很能说的人,但私下他也常常沉默,不时翻看手机。我猜他翻阅的内容肯定不是传统的手机短信,而是微信,或者是新闻。

  我对自己的猜测有相当的把握。因为他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聊天,移动互联是他口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果不是自己的生活被移动互联深刻改变的话,他可能既没那么多感慨,也没那么多见解。

  9月28日在宁波“2013中国高成长企业及投行领导人峰会”期间,我们去拜访他时,他正在看《中国好声音》。他承认,这是他最爱看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我们表示歉意,在这个时段打扰了他的好兴致。朱平笑了笑,将电视声音开小,然后给我们倒了水。在随后的聊天中,他提到人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他刚才的状态是很偶然的吗?

  《价值线》:金融危机过后,有很多人表达各种观点,试图影响转型中的中国往何处去,甚至想影响到决策层,比如林毅夫的新结构主义、滕泰的新供给主义。你对此持什么看法?

  朱平:我虽然也发表观点,但没想去影响决策层。我没有这个想法,因为我们是买方,我们是不发声的,除非像索罗斯这样的做宏观对冲的,他有些想法可能想去影响政策,而巴菲特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我的专业是投资,想着怎么能够获取收益。我们这个行业倒是可以影响资源的配置,比如移动互联网股价很高时,这些公司可以去收购,借助资本市场去更快地布局。我们当然也关注政策,但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判断各种力量博弈后的可能结果,并依此来挣钱。我是那个去猜结果的人,而不是参与去制造结果的人。

  《价值线》:现在大家都关注美国QE退出的影响。你怎么看对中国资产市场的影响?

  朱平:那是有些经济学家在说,我认为没有影响,不影响我们赚钱。中国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体量非常大,这远非其他小的经济体可以比拟。以后中国再往上走,到5万美元时,情况会更不同。而且,中国有防火墙,还买了很多美元。美国并没有滥发钞票,现在经济在复苏,美联储回收一点也很正常。

  《价值线》:影响中国股市的还有资本管制,将来更开放时,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将钱投资到海外,进而拉低中国股市的水位?

  朱平:有些人认为美国的股票相对便宜,但中国的沪深300更便宜。中国和美国都是大的经济体,他们的钱大部分都会留在国内,而且我们自己更熟悉国内情况,投资回报率也很高。所以我认为中国将来不会出现居民的大部分投资在国外的情况,海外投资只是一种补充。

  《价值线》:过去在股市和楼市之间曾存在跷跷板现象。楼市如果下跌,钱会不会转战股市并引起股市泡沫?

  朱平: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中国股市十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泡沫。从现在看,这有一定难度,因为楼市仍在高位,吸金能力很强,而且仍有赚钱效应。我认为未来两三年内不会出现,而沪深300又没有赚钱效应。要等到一批互联网公司做大了,市值很高能代替银行、中石油等,中国股市才会出现泡沫。中国GDP现在50万亿,等到90万亿时,中国会出现500只平均市值在千亿元的股票。

  《价值线》:你一直强调软财富,即以品质、体验和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互联网、制药、服务。这些观点最近有无修正?

  朱平:这些观点都是借鉴美国的,美国的TMT、药业形成了两大产业。今年以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手游、互联网金融,至少在观念冲击上,对我们的冲击很大。互联网完全把中国的经济重构了,就像马云[微博]所说,中国经济要在互联网架构下重构。

  《价值线》:现在是混沌时期,将来会逐渐分层、逐渐清晰。

  朱平:以前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做垂直一体化,带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互联网让数据的门槛变低,经济结构变了,银行有麻烦了,天下大乱,出现很多让人看不懂的情形。比如有些涉及互联网、手游的个股,贵得让人看不懂。将来谁是赢家,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将来很大。对投资者来说,现在确实是估值很困难的时期。这是移动互联带来的新情况,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土壤比美国的肥沃,我们在移动互联上的创新有些已领先于美国,未来很可能由中国来定义这一领域,占据话语权。

  举个例子,因为移动互联的吸引力太高了,导致现在大家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那么电视广告有1000亿,如果这1000亿转到互联网上,20倍市盈率那就是两万亿的市值。那么,这其中一部分会流到视频,一部分会流到手游。去年手游是30亿销售额,今年应该超过100亿,预期五年以后可能会有1000亿。

  《价值线》:但你是不是也太高估互联网了,它不过是一种工具,来提高生产和生活的效率?

  朱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但移动互联时代下,就不是一种工具了。它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分工方式都在改变。即时通讯、3D打印,都在颠覆原来的状态。3D打印消除了模具的成本。这一浪潮会带来什么样,我们很难想像,但将来的经济总量会更大,并带来帕累托改善,增加相应的财富。

  《价值线》:我看到你一直在说要投资四个领域:首先是TMT,其次是医疗,第三是环保,最后是娱乐传媒。这是否表明,你认为中国的转型是消费主导而非投资主导?

  朱平:人的需求是有结构的,有些是有刚性的,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所说的。人再有钱,也不会都用到吃上,就像facebook老板,度蜜月时吃的也是麦当劳[微博]。房子也是,车也够了,当你越来越有钱时,还要花到哪里去?你只能花在提高生存质量上。医疗需求一定是不断增长的,你吃饱了,还想把皮肤变白一些,这会自动创造需求。这包括信息消费、健康消费。而环保是历史欠账,这要补上来。而投资是结构性的,主要是新技术、新能源的投资。硬件投资的空间很小了,未来主要的投资都是投在软的方面。

  《价值线》:大家当前最关注的还有房地产泡沫和债务危机。楼市刚才说过了,而中国的债务规模很大,上升很快,这些会不会引起系统性危机?

  朱平:短期内问题不大。现在上市公司的ROE,比融资成本低,这是不可持续的。这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这个要止住。但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的债务比率还没高到崩溃的程度,私人负债的比率也不高。中国的房价高不高?你不能用一线房价来代表,而要用平均价格。

  《价值线》:那么房地产股、产能过剩行业的股票,未来是否没有机会?

  朱平:都是僵尸股。还要看你怎么看,比如银行股,每年分红,你再融券,收益率能超过10%哎,只是这些机会不是那么性感。

  《价值线》:将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三中全会,你们机构投资者期待看到哪些领域的改革?

  朱平:放松管制,提升经济的效率。我们期待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如移动互联。比如每年进口8000多亿元的芯片,如果自己能做,只需花1000多亿。还要让低效的企业退出,让市场更有利于兼并重组。还有最近关注的自贸区,也是鼓励企业放开手脚去做。

  《价值线》:作为大的机构投资者,你们平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研究的时间多一些,还是调查的时间多一些?

  朱平: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投资有很多流派,有不同的理念,像我这种混得时间长了,也没把自己局限在什么派别里。公募基金的主流,应当是价值投资,因为我们是主力,没有对手盘,别指望散户给你接盘,所以我们只能跟企业去搞,去判断公司的价值。

  《价值线》:你是怎么判断价值呢?

  朱平:简单的有市盈率,还有的要看分红、看走势、看未来,还看情绪。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如果长期投资,这就简单了,就看企业价值,比如弘毅投资苏宁,每股12.15元,曾经亏得一塌糊涂,那如果是短期净值排名,那是不行的。

  《价值线》:你强调软财富的投资理念,你是否按这个理念来布局的?

  朱平:我今年收益挺不错的,如果不是按这个理念,我不会挣这么多钱。

  《价值线》: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从公募流向私募,你是否有所考虑?

  朱平:这个不好回答。每人都有考虑,投资这行挺幸运,可以担待,如果在银行或国有企业,你离开可能啥都不是;投资不同,你在公司是下单,一个人也是下单,所谓的公募基金不就是大散户嘛。有人去做私募,也有优秀的人还留在公募里,这个时代给我们很多选择的机会。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股远没涨到顶

  《价值线》记者:钱多多

  ※易欢欢

  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20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曾供职于甲骨文[微博](中国)战略咨询部、国金证券研究所。现为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本年度,财经领域炒热了两个词:“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同时也炒热了一个人,他就是易欢欢,这位胖乎乎的80后券商研究员,新晋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由于研究领域与此相关,最近红得发紫。按他自己的统计,从6月份到现在的短短4个月时间,他的全国巡讲已经超过了130场,俨然成为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代言人。最近,他参加了本刊主办的“2013中国高成长企业及投行领导人”峰会,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5年以后,互联网消费占比

  将超过80%

  《价值线》:你认为未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对中国的传统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易欢欢:“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对中国的传统行业影响是颠覆性的。他将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我先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现在的消费多半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我们家我的工资卡是交给太太的。她帮我买衣服和日常用品,这些消费她也都是在网上完成的。不仅如此,我们家装修、家电、旅游等大件商品和消费也是在网上完成的。

  前几个月,我去上海讲课。上海的一位副市长讲了这么一件事。上海市最有名,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恒隆广场,2011年销售额20几个亿,2012年11个亿,预计今年只有6到8个亿,下跌是非常厉害的。现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中路已经出现了很多店面关闭的现象。而与之相对应的,在淘宝、垂直店商、奢侈品直销平台,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却是非常惊人的。如果说60年代,70年代这批人对于移动互联的接受还是被动式的话,那么,再过3-5年,等80后、90后这一代人成为消费主力,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网络消费将占到全社会消费额的80%以上。

  《价值线》: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行业?

  易欢欢: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时代,有一些行业可能会在未来感受到长期的冬天,有的行业会有机遇,涉及最广、影响最深的应该是金融、电信、传媒、证券等行业。

  传媒行业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去年开始,纸媒的经营已经受到很大冲击,今年电视也将受到影响。接下来3-5年,受影响日益突出的将是银行、证券行业。

  金融业的影响最大,由于阿里巴巴[微博]的搅局,传统银行业的很多业务会受到很大冲击,躺着挣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举个例子,以后大家排队去银行买基金的盛况将不会发生,而商业银行业也将寻求自身业务的转型,以及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的接轨。如果部分商业银行业转型成功,未来还有一些机会,但目前来看,已经不可能再有系统性的机会。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由于银行业转型迫在眉睫,很多商业银行会投入资金进行这方面的改造。比如银行卡,支付系统等等。这些资金对于很多创业板相关公司来说,是非常大的天文数字,对于给银行配套提供上述服务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将是很大的机遇。

  再说一下券商。未来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推进,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将降为0,券商也要谋求转型,所以对券商行业来说,未来几年也是一个变局。

  最后说一下出版业,之前我写过一本书叫《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通过出版社出版,拿到手版税只有6%-8%,几乎不赚钱,第二版时,我们找到了亚马逊[微博]的阅读器,通过电子书进行销售,这样80、90%利润都分给作者。这对传统出版业也是不少的挑战。

  大数据,中国不输美国

  《价值线》:大数据和移动互联,中美差距有多大?

  易欢欢:虽然是新技术,但大数据和移动互联,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从技术上来看,中国可能落后3年,但综合分析,中国甚至超过美国。中国拥有比美国多得多的网民。在中国网上购物,今天下单,快的话,明天就能收到货。而在美国,这一周期平均是7天。另外,由于中国传统行业的效率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对于产业空间的提升也远高于美国。

  现在,中国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公司正在进行整合,我预计未来3-5年,中国一定会产生自己的苹果和乔布斯。这当中有可能是阿里巴巴,也有可能是其他公司。

  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到新技术的动向,现在是智能终端,首先是互联网的冲击,然后是智能终端的冲击,接下来是摄像头、传感器,这样会对你的商业模式带来非常大的创新,最核心得就是数据。数据资源的抢夺、数据入口的抢夺越来越成为关键。很多行业会出现野蛮人。

  《价值线》:你认为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意?

  易欢欢:现在的行业垂直整合,行业边界在打破,电商做金融,金融做电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另外,数据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资产。一旦你把商业模式想清楚,这个过程会非常快。举一个例子,打车软件,打车软件刚刚出来五个月时间,上海市出租车司机普及率50%,七个月后普及率达100%。以前大家都没有想象到的,出租车司机这群人其实是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的,收入相对不高,但一旦把商业模式设计好,每个月给他们带来100个订单节省500块钱的油钱,这样一下子底层用户都覆盖。围绕大数据我认为,未来会有几大商业模式:租售数据、租售信息、数字媒体模式。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公司

  远没涨到顶

  《价值线》:就二级市场而言,现在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板块是不是到顶了?

  易欢欢: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上有关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股票已经涨了很多,很多人认为到顶了,有泡沫了,但我的看法是,这类股票还有机会。股票炒的是未来,这类公司代表的就是未来,另外,他们往往又是小市值公司,成长性非常好。

  另外一方面,目前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板块公司处于一种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公司都是收购兼并,重新布局自己在行业中的版图和江湖地位,这种时期,个股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我预计,这种行业洗牌还将持续1年到1年半。1年半后,这个行业会崛起几位大佬,各方势力也将达到均衡,

  从创业角度来看,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就1年到1年半,这1年到1年半,还有可能“吊丝逆袭”,就象小米、滴滴打车,但1年半后就很难了。

  《价值线》: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板块中,你最看好哪些股票?

  易欢欢:具体到上市公司,我最近写过一个报告,未来的大数据时代,针对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方面,我们长期看好三大产业链,包括智慧城市产业链、腾讯产业链和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产业链。

  我认为,互联网公司属于第四种商业模式,其中包括电商、游戏等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贯穿了金融和商业的业务模式,未来将有大规模的资金进入。

  在三大产业链中,阿里金融产业链是以阿里巴巴战略聚焦为核心的数据流,包括金证股份、恒生电子和东方财富;基于腾讯产业链选择的投资标的包括石基信息、中海达,交易型标的四维图新;基于智慧城市的投资标的是太极股份、东软集团、拓尔思和启明星辰,交易型标的中国软件。其他拥有数据具备跨界可能的投资标的为广联达和易华录。

  太极股份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公司,易华录主要可以关注其河北项目的进程,重点业务为智慧交通,业务涉及从咨询到服务、产品、硬件等方面。恒生电子则是重点关注其新版本的更新。(据价值线)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