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双11"吐槽:秒杀"秒"了3小时 "千年大降价"只降一分钱

2013年11月12日 13:14    来源: 东方网    

   据《新闻晨报》报道,从昨日零点开始,“双11”购物狂欢拉开大幕。“人多力量大”,在网友前赴后继的熬夜购物潮中,阿里巴巴的大屏幕上的数据也掀起了一阵阵欢呼,不到一个半小时成交额就突破了80亿元。在这场盛宴中,阿里巴巴和网店卖家固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对于挤破头皮抢宝贝的买家而言,是否也能喜笑颜开呢?昨天,晨报采访了一些彻夜征战的消费者,也在新浪上发起了#双十一网购大吐槽#的征集活动,搜集到各式各样的吐槽,记者发现,活动商品库存少、支付环节出差错和先涨价再打折成为消费者最不满的“三宗罪”。

  先提价再打折算什么促销

  “挑了一购物车的商品,结果只有一件商品比平时便宜,而且只便宜了1块钱。”消费者陈先生十分细心,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为“双11”做准备,总共挑选了5件平时心仪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并且截屏了当时的价格,用来和“双11”的售价作比较。终于盼到了正日子,打开购物车一看,让他傻了眼,居然价格都不降反升。

  一款男士衬衫,平时售价118元,昨天网页显示原价298元,对折后149元。另一款男士裤子平时卖249元,昨天的价格是264元,同样是先把原价上涨到了529元之后,再打了对折。“这样先提价再打折,结果比平时卖得还贵,算什么促销。”陈先生气愤地说。他通过比价软件发现,这些卖家大多从10月中旬就开始悄无声息地涨价了,还有卖家为了防止历史比价,先将原来的商品下架,再重新以新商品的形式上架,但价格同样也比过去上涨了不少。在陈先生购物车内余下的两款商品中,一款价格没有变化,维持了699元,另一款Surfacepro只比平时便宜了1元。这让他极为扫兴。

  “便宜一块钱已经算好的了,我女朋友看中的化妆品只便宜了1分钱。”陈先生告诉记者,女朋友看中的韩国化妆品店内每件商品都标注了“双11”购物狂欢,号称“千年等一回的大降价”。但原价80元的口红现在卖79.99元,60元的胭脂卖59.99元。“这是一年等一回的大降价!”陈先生对此哭笑不得。

  秒杀“秒”了3小时

  秒杀太难,付款更难,众网友集体吐槽无力。

  昨天凌晨,市民卢小姐花了足足3小时才抢购成功。她选购的是优衣库的几件特价商品,早在前几天,她就把选中的商品放入了购物车。昨天零点刚过,她就开始点击刷新购物车,可是,页面持续出现“正在努力加载中”的提示。“大概直到15分钟后,购物车才恢复正常。”这时,她选中的皮夹克已经没有黑色款了,她赶紧选择了咖啡色,重新购买。付款环节更难,本来准备用支付宝付款,结果支付宝始终显示“网络系统异常,请稍候再支付”。一个小时过去了,卢小姐放弃支付宝,选择银行卡支付,同样遇到网络拥堵。刷新成功了,却等不到动态密码;等到了动态密码,又已经超时。等她终于买完,已是凌晨三点了。

  “秒杀秒杀,我秒了3个小时。”卢小姐吐槽说。

  “还好没有遇到秒杀验证码,”卢小姐庆幸地说,不少朋友在抢购下单时,“立即秒杀”按钮上是一道问题,必须写出答案才能参加秒杀,这些奇怪的问题包括“凯威啤酒屋的拼音小写首字母是——”、“准格尔盆地的拼音缩写是——”等,还没等网友反应过来,商品已经下架了……

  零点一过显示“无货”

  “昨晚的购物经历简直就是噩梦!该买的要么没买到,即便买到了也是买贵的。”章先生向记者抱怨说,他早在几天前就开始筹划着“双11”的购物清单,其中洗漱用品和服饰是重点。10日晚,他早早地守候在电脑面前,然而零点一过,章先生点击结算按钮后,页面一直显示“暂时无法操作,稍后再试”,几番刷新之后,已有一件衣服显示无货了。无奈之下,他将剩下的商品全部再次结算,但是又在支付环节“卡”住了,网银支付时显示使用人数过多无法支付。用天猫手机客户端尝试支付,还是失败。最终他一次性往支付宝充了1500元,才支付成功。可惜的是,他原本想购买的5件商品只买到了3件,其他2件已经售罄。

  天猫回应

  规则过于复杂若作假将严惩

  对于“价格虚假”问题,记者请教了天猫首席技术官。据他分析,一部分原因是商家的活动规制过于复杂,比如一款手机在不同时段、针对不同客户有至少三种以上价格,而消费者往往忽视了活动规则,造成价格方面的误会。他还指出,“不排除少数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弄虚作假,从天猫后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一定严惩。”

  还有网友抱怨客服“一问三不知”。对此,天猫方面表态,今年支付宝派出了2500多位客服(2200多位在线客服、300位电话客服)24小时坚守在电话、电脑旁为消费者服务。未来几天,近千人的天猫客服人员还将全员上阵24小时倒班为客户解答疑问,希望消费者满意。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