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全球化进入“大门时代”

2013年11月23日 07:4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金砖国家”的崛起,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全球贸易和投资的繁荣,背后最大的推手,无疑就是全球化。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两扇大门轻掩,贸易受到限制,投资不再自由。

  按照英国 《经济学家》杂志的说法,为阻止贸易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一道道墙”被砌起,这些墙上都有门,“各国可以随心所欲打开或关上这些门”。门有很多扇,但从类型来看,大致有两类,一是保护主义,另一是区域自贸协定。

  以2012年为例,当年全球贸易额仅增长了2%,是1981年有记录以来第二差的成绩,尚赶不上当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这种“成绩”,让当时即将卸任的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也脸上无光,他就再三警告:保护主义的威胁正在抬头。

  中国则成为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以金融危机第二年的2009年为例,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例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例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约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随后接连爆发的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制裁,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关税,都是鲜明的例子。

  当然,在全球化已成潮流的时代,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是不得人心的。以轮胎“特保案”为例,《华尔街日报》就为此批评奥巴马是”保护主义总统“;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高举大棒,但大多数欧盟国家就很不赞成。于是,更多的保护主义是隐秘的,可以做但不能大张旗鼓说,比如,美国对华为实施市场禁入,理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欧盟宣称要对各国航空公司征收”碳关税,借口是环境保护。

  即便如此,在各种国际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至少在口头上还都要高举反保护主义的大旗。相比之下,不受节制的区域自贸协定,看似促进了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了更大更长期的危害。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政府现在就左右开弓,在大西洋两岸推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而在亚太推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试图通过“跨两大洋贸易战略”,抢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制高点和规则制定权,使主要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

  而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无疑就是现在全球贸易第一大国的中国。中国被认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更让美国坐立不安,在保护主义不大可能更改格局的情况下,通过区域自贸协定和新规则来限制中国,就成为美国的最佳选择。而为了打破美国的围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也开始提速,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中日韩三国自贸谈判,而作为策略,中国也对明显针对自己的TPP表示出了开放态度。

  但这种区域性合作的深化,却可能是以牺牲全球化为代价的,而这种“大门时代”无疑会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大的冲击。毕竟,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先发优势和规则制定权已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形。中国等国虽可以牙还牙、针锋相对,但在产业链上的低端位置以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使其不得不采取守势。

  要让全球化雄风再起,当前最重要的是发挥WTO的核心作用。保护主义抬头、区域自贸协定异军突起,关键的一点,就是WTO的无所作为。多哈回合贸易谈判,自2001年开启,延宕十余年,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这也使得不少国家决定另起炉灶,搞小团体合作,如果这种离心状况持续,全球化甚至可能有崩盘的可能。

  走出“大门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无疑是今年12月的WTO巴厘岛谈判。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曾打过这样的比方,“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没有什么比绞刑更能让人集中思想了“。因此,对WTO来说,就像一次绞刑。”WTO因无所作为已到了被边缘化的地步,所谓“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但如果绞刑尚不能使能WTO有紧迫感并取得积极进展,那各国就准备在“大门时代”过新的受限日子吧。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