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利率飙升抑制企业发债热情

2013年12月26日 07:3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伴随熊市降临,前两年一度爆发式增长的债券发行市场在2013年悄然降温。统计显示,2013年新债(不含央票,下同)发行总额虽再创新高,但同比增速由上年的26%降至4%,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速由上年的56%骤降至1%,成为债市扩容失速的主因。与此同时,信用债发行市场自身也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融以及超短融的表现堪称亮点。

  全年新发债券8.4万亿

  信用债拖累发行增速

  近年来,在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直接融资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2011、2012年,债券发行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债发行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5.4%、26.4%。然而2013年,伴随熊市降临,一级市场快速扩容势头戛然而止。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累计发债(以发行起始日为准)84213.11亿元,达到年度发行规模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从同比增速来看,本年度新发规模较2012年仅增加3252.08亿元或7.1%,远低于前两年的水平。

  从整体发债结构来看,在2013年的债券一级市场上,利率债、信用债在发行总量上各占据半壁江山,但对债市扩容的贡献度则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铁道债)等在内的利率债(或类利率债)累计发行42411.16亿元,较上年增长7.1%,与上年5.68%的增速相比变化不大;包括商业银行债、证券公司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可转债等主流品种在内的信用债累计发行41801.95亿元,较上年仅增长1.07%,增速远远低于2011年、2012年的56.5%和55.7%,直接导致了2013年整个债市发行增速跌至个位数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2012年的债市大扩容中,正是信用债的井喷式发行,造就了债券一级市场从5万亿向8万亿的跨越。总结2013年的债券一级市场的表现,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利率飙升致新债遇冷

  信用债内部结构分化

  在经济通胀基本面温和、资金面中性偏紧以及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行为的共同作用下,2013年债券市场整体跌入漫漫熊途,发行利率飙升对于一级市场的打击不容小视。不过,从最终发行情况看,需求不振导致的利率走高对于利率债和信用债的影响并不相同。

  市场人士表示,利率产品发行规模与利率之间相关性不强,因此虽然中标利率频频创新高,但2013年利率债发行规模仍保持了稳定增长,而且在发行节奏上依然保持了以往的下半年高于上半年态势;另一方面,信用债所遭受的打击则显而易见。数据显示,2013年信用债在市况相对较好的上半年发行量为23344亿元,在熊市确立的下半年则跌落至18458亿元。其中,企业债、公司债所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年度发行额分别由上年的6489.5亿元、2623.3亿元萎缩至4714.3亿元和1636.2亿元,中票发行额也略有下降。市场人士同时指出,除利率偏高外,造成企业债和中票发行不利的原因,还包括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制度性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信用债发行总量不尽如人意,但从其内部结构来看,却也并非乏善可陈,其中,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融券以及超短融的崛起就堪称亮点。数据显示,2013年这三项券种的发行总额分别达到1174.6亿元、2905.9亿元和753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74.6亿元、2374.9亿元和1713亿元。分析人士指出,证券公司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各家券商在大力发展创新业务中举债融资、扩大经营杠杆的强烈欲望;超短融的快速发展,则得益于2012年6月以来交易商协会对于发行主体的扩容;此外,弱市格局下机构投融资期限倾向于短期化,以及期限较短导致的到期续做压力较大,也对今年短融券的发行规模构成很大支撑。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